[实用新型]汉字分合识字法教学用具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81528.6 | 申请日: | 2008-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36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 发明(设计)人: | 李吉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吉飞 |
| 主分类号: | G09B1/40 | 分类号: | G09B1/40;G09B1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55200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汉字 分合 识字 教学 用具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采用分合识字法教汉字、学汉字时所使用的教学用具。
背景技术
当前识字教学中,普遍以粉笔、黑板、簿子、铅笔,以及课本、参考资料、挂图等物具作辅助手段教字、识字。按照所学具体汉字的最基本笔画组合顺序,一笔一划的认识、书写它的形体结构,最后达到识字这一目的。这种方法对于初学者、笔画简易的字是适宜的,而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习者、笔画繁难的字则不恰当,它直接影响到识字的速度和识字的效果,这正是目前学习汉字耗费时间过多,频繁写错汉字的根源。而效果显著,直接用于识字教学的新器具在公开刊物及公开教学场所,至今仍未出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分合识字法的辅助识字教学用具,它能直接方便地将所学汉字的结构清楚、简易的分解、合并起来,快速的向学习者作直观具体的展示。
为了解决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解决方案是:将现行常用汉字3500字(覆盖率达百分之99、48)做系统性结构归类分析,最后得出构成3500字的基本笔画、偏旁,经过优选,将成字率最高的笔画、偏旁依照汉字结构特征制作成教学用具供识字教学时作拆分——组合演示使用。
依照汉字结构特征,可将笔画、偏旁制作成规格、颜色不同的卡片、拼模等。为了满足此教学用具的识字演示需要,卡片、拼模等可以是纸质、木质、塑胶、金属等材料。纸质、塑胶教学用具可以是能粘贴的和不能粘贴的。
由于上述解决方案中采用拆分——组合的方法归类汉字。直接将构成汉字的笔画、偏旁用于识字教学,识字时直观性强,免除了一笔一划识字的繁琐性。达到只要认识少数字,就能学好多数字的目的。学习生字时还能复习到已学过的汉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涉及到的汉字拆分(仅供举例部分使用)图。
图2是使用分合识字法教学用具的基本程序图。
图1中,1.笔画,2.3.4.偏旁,5.6.7.8.9.10.11.12.13.汉字(从一个汉字的整体结构习惯看,它属于偏旁,但从识字效果看,视其为汉字更有利于学习者接受)。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有笔画1划、偏旁3个、汉字9个,将它们制作成教学用具后,可以组合成39个汉字进行教学。依次是:
图1中,(1)分别同(3-1)、(11-1)组合成“扎”“札”2个字。(见图2所示内容)
(2)分别同(5-1)、(6-1)、(8)、(9)、(13-2)、(11-3)、(11-1)和(11-4)组合成“洼”“汗”“注”“油”“汉”“沐”“淋”7个字。
(3-1)分别同(5-1)、(7-1)、(8)、(9)组合成“挂”“扑”“拄”“抽”4个字。
(4-1)分别同(5-1)、(7-1)、(8)、(12-1)、(13-2)、(11-2)组合成“佳”“仆”“住”“付”“仅”“休”6个字。
(5-2)分别同(7-1)、(12-2)组合成“卦”“封”2个字。
(10)分别同(6-2)、(7-2)组合成“赶”“赴”2个字。
(11-1)分别同(5-1)、(6-1)、(7-1)、(8)、(9)、(12-2)、(13-2)、(11-2)组合成“桂”“杆”“朴”“柱”“柚”“村”“权”“林”8个字。
(13-1)同(12-2)组合成“对”字。
另外(11-1)、(13-13)、(12-4)还可以组合成“树”字。(3-2)、(4-2)、(12-3)还可以组合成“拊”字。共2个字。
依照上法,可以把所有汉字拆分后制作成型号不同的散件(零散部件),演示效果更为逼真灵活。那么以上散件还可以由(11-5)、(11-6)和(11-7)组合成“森”,(13-1)和(13-2)组合成“双”,(13-7)、(13-8)、(13-9)和(11-8)组合成“桑”,(3-2)、(13-10)、(13-11)、(13-12)和(11-9)组合成“搡”,(3-2)、(13-3)、(13-4)、(13-5)和(13-6)组合成“掇”等5个字。
以上组合39个字,加上本识字教学用具中视为汉字的9个字,此拆分后的再组合共计可以识字48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吉飞,未经李吉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15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续立式混合机
- 下一篇:一种鞋底缓冲减震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