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轻便型竹管琴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081465.4 | 申请日: | 2008-08-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64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跃;汪燕平;桂江静;蒋文波;黄庆明;杨文辉;苏照祥;苏星;李安明;李万东;刘毅;殷继明;宋倩;瞿文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聂耳音乐基金会;玉溪市文化管理服务中心 |
| 主分类号: | G10D13/08 | 分类号: | G10D13/08 |
| 代理公司: | 云南协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姜开侠 |
| 地址: | 653100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轻便 竹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乐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民族民间竹制打击乐器轻便型竹管琴。
背景技术
竹子制作乐器的历史,如笛子、芦笙、箫等、竹板儿等。元江哈尼族村民汲水的工具是几只用绳索捆绑在一起长度为60-80厘米左右,一头和内部被挖空的粗竹筒。当把这些竹筒由高处放置地上时或用手掌拍击筒口时会发出咚咚的声音,而且发出的声音会随竹筒的长短或内径的不同而呈现出音高的差异。本设计人受传统民间乐舞器具的启发,开发出了一种音域宽广,低音浑厚柔和,高音区宏亮华丽,造型别致的竹管琴。并申请了竹管琴实用新型专利,但由于#D、E、F、#F、G、#G琴管的长度在210—161cm,均大于150cm,这就使得琴的整体体积过大而不便于标准集装箱的运输,给应用带来了不便。为此,本设计人经过认真试验研究,研制开发了轻便型竹管琴,很好地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试验证明,应用效果良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巧,轻便灵活易搬运,能够演奏各种乐曲的轻便型竹管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琴管、琴管台、琴拍和琴柱,琴柱对称支撑于琴管台,琴管台上设有琴管孔,琴管通过其上的支撑凸缘支撑于琴管孔中,琴管包括变化音级琴管和基本音级琴管,分上下两排按音阶由低到高顺序从左向右布置于琴管台上,上排设置变化音级琴管14个,依次为#D、#F、#G、#A、#c、#d、#f、#g、#a、#c1、#d1、#f1、#g1、#a1;下排设置基本音阶琴管18个,依次为E、F、G、A、B、c、d、e、f、g、a、b、c1、d1、e1、f1、g1、a1,所述的#D、E、F、#F、G、#G琴管为折回琴管。
本实用新型采用折回琴管有效地减少琴管的长度,从而缩小了竹管琴的体积。本实用新型具有低音区浑厚柔和,高音区宏亮、华丽,中音区过度自然流畅的音色,艺术表现力强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折回琴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琴管1、琴管台2、琴拍和琴柱4,琴柱4对称支撑于琴管台2,琴管台2上设有琴管孔,琴管1通过其上的支撑凸缘3支撑于琴管孔中,琴管1包括变化音级琴管和基本音级琴管,分上下两排按音阶由低到高顺序从左向右布置于琴管台上,上排设置变化音级琴管14个,依次为#D、#F、#G、#A、#c、#d、#f、#g、#a、#c1、#d1、#f1、#g1、#a1;下排设置基本音阶琴管18个,依次为E、F、G、A、B、c、d、e、f、g、a、b、c1、d1、e1、f1、g1、a1,所述的#D、E、F、#F、G、#G琴管为折回琴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聂耳音乐基金会;玉溪市文化管理服务中心,未经云南聂耳音乐基金会;玉溪市文化管理服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14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干式有载粗细调压变压器高压线圈
- 下一篇:车载光伏蓄电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