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热烟气脱硫吸收塔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81419.4 | 申请日: | 2008-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112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发明(设计)人: | 曾子平;刘应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亚太环境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B01D47/06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宏珍 |
地址: | 650118云南省昆明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烟气 脱硫 吸收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热烟气脱硫吸收塔,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巨大,对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2005年排放SO2 2549万吨,比2000年(1995万吨)增长了27%,排放量居世界第一,超过了我国大气环境的自净能力,年降水PH值小于5.6的区域约占国土面积的40%,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我国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SO2排放和酸雨的形成主要来源于燃煤、冶金、化工。
随着技术经济的发展,循环经济理念的深入,氨法突显其优势,除脱硫效率高,还具有脱除部分NOX的能力。
传统的热烟气脱硫吸收设备为,烟气经冷却塔冷却降温后,进入洗涤塔洗涤除尘,再进入吸收。塔吸收SO2。需要设置三个塔,工艺路线和管道长,占地多,设备投资大。
经文献检索,未见与本实用新型相同的公开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集热烟气冷却、洗涤除尘、浓缩和吸收功能为一体的新型热烟气脱硫吸收塔。
本实用新型的热烟气脱硫吸收塔,由塔体(1)、置于塔体(1)上部的洗涤吸收段(8)及烟气出口(9)、置于塔体(1)下部的冷却浓缩段组成;其中:洗涤吸收段(8)包括除雾器(2)、置于除雾器(2)下部的上喷式布液器(3)和填料(4);冷却浓缩段由置于洗涤吸收段(8)下方的冷却浓缩段喷淋装置(5)、热烟气进口喷淋装置(6)和冷却浓缩区(7)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1、热烟气首先进入脱硫吸收塔下部,与从上部喷淋下的硫酸铵溶液接触,通过喷淋洗涤,洗去了烟气中的粉尘,烟气在此过程中因绝热蒸发而冷却。同时,硫酸铵溶液因水分的蒸发而浓缩,浓度逐渐提高。其蒸发热由烟气余热供给。达到一定工艺控制指标,硫酸铵溶液自动排入硫铵浓缩液贮槽,再进入后续加工成固体硫酸铵。
烟气经洗涤后,通过脱硫吸收塔下段与上段间隔板上的升气管进入上段—洗涤吸收段。在吸收段,烟气自下而上穿过两个填料层,又经塔体上部捕沫器除雾后,通过排气筒排出。在两个填料层中,烟气中的烟尘被再次洗涤,同时烟气中的SO2被吸收液循环泵送来的吸收液吸收。吸收液随后落入吸收段下部,并不断溢流进入吸收液循环管路,大部经吸收液循环泵加压后送入吸收段第一喷淋层,继续循环喷淋吸收;吸收液循环管路中另一部分吸收液分流进入氧化塔,并溢流进入硫铵液循环泵抽出送第二填料层喷淋,不断地循环吸收烟气中的SO2。随着吸收过程的进行,吸收液成分不断发生改变,使吸收能力降低。为保持吸收效率,须不断补充新的脱硫剂——氨水使吸收剂得到再生。设专用的氨水槽补充吸收剂氨水。氨水的添加由吸收液循环管路上循环液的pH值检测调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它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具有较高的净化和吸收效率,同时简化了传统的工艺路线,大大减少了设备数量和装置占地面积,大幅度地降低了烟气治理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热烟气脱硫吸收塔,由塔体(1)、置于塔体(1)上部的洗涤吸收段(8)及烟气出口(9)、置于塔体(1)下部的冷却浓缩段组成;其中:洗涤吸收段(8)包括除雾器(2)、置于除雾器(2)下部的上喷式布液器(3)和填料(4);冷却浓缩段由置于洗涤吸收段(8)下方的冷却浓缩段喷淋装置(5)、热烟气进口喷淋装置(6)和冷却浓缩区(7)构成。本实用新型的零部件为通用结构,按常规方法制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1、热烟气首先进入脱硫吸收塔下部,与从上部喷淋下的硫酸铵溶液接触,通过喷淋洗涤,洗去了烟气中的粉尘,烟气在此过程中因绝热蒸发而冷却。
2、烟气经洗涤后,通过洗涤吸收塔下段与上段间隔板上的升气管进入上段——吸收段。在吸收段,烟气自下而上穿过两个填料层,又经塔体上部捕沫器除雾后,通过排气筒排出。
本实用新型使用表明,完全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亚太环境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未经云南亚太环境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14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用中央通道电源固定结构
- 下一篇:仪表表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