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舒适快速脚蹬车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81401.4 | 申请日: | 200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522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洪建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建飞 |
主分类号: | B62M11/00 | 分类号: | B62M11/00;B62M1/02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 左 |
地址: | 650201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舒适 快速 脚蹬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力为驱动力的交通工具,尤其是一种舒适快速脚蹬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行车是人骑在座椅上,双脚在下做圆周运动带动大飞轮,人力经链条传动带动 小飞轮及车轮行进。但是人骑在狭小细长的座椅上非常不舒服,由于双腿做圆周运动,所费 力气除用于带动飞轮外还需花费一部分在抬起另一条腿上,且由于骑行人为垂直体位,受前 方空气阻力较大,所以一般比较费力且速度不可能太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舒适快速脚蹬车,在提高骑行舒适性的同时可以一定程度 提高行车速度,还有利于提高和促进人们使用绿色环保交通工具的兴趣,符合环保潮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舒适快速脚蹬车,由车架,齿条、脚踏板、大小齿轮、伞形齿轮、传动轴或链轮、 链条、单向轴承齿轮或小飞轮、车轮、避震器和座椅组成,其特征是:左右两个水平平行的 脚踏板内侧面连接一个动力传递件,动力传递件同轴相连的中层齿轮与同层齿轮相互啮合, 中层齿轮同轴相连的下层伞形齿轮通过传动轴或传动链轮与后轮轴相连;所述左右两个脚踏 板之间的动力传递件是齿轮或链齿链条。
所述的左右两个水平平行的脚踏板内侧面有齿条,齿条之间连接一个上层齿轮,上层齿 轮与中层齿轮同轴连接,中层齿轮经相互啮合的另一个中层齿轮带动与该齿轮同轴连接的下 层伞形齿轮,下层伞形齿轮与传动轴前段的轴齿轮啮合,传动轴后端的伞形齿轮与后轮轴上 的两个单向轴承齿轮啮合。
所述的左右两个水平平行的脚踏板内侧面有齿条,齿条之间连接一个上层齿轮,上层齿 轮与中层齿轮同轴连接,中层齿轮经相互啮合的另一个中层齿轮带动与该齿轮同轴连接的下 层伞形齿轮,下层伞形齿轮分别与两个固定在前横轴上的前横轴齿轮啮合,在前横轴的两端 各有一同轴链轮,每个链轮分别通过链条与安装在后轮轴上的小飞轮相连。
所述的传动轴上位于轴齿轮与伞形齿轮之间装有用于倒车的弹簧及挡板,挡板上连接一 根将伞形齿轮与单向轴承齿轮分离的拉索或拉杆。
所述的同轴连接的伞形齿轮与中层齿轮之间装有一根用于倒车的弹簧及挡板,挡板上连 接一根将伞形齿轮与前横轴齿轮分离的拉索或拉杆。
所述的伞形齿轮同轴的中层齿轮直接连接在左右两个脚踏板之间。
所述的左右两个脚踏板内侧面的前端连接一链条,链条上的链轮与中层齿轮同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或积极效果是:
一、将骑行人的体位由竖直的骑行改为坐式,减少了迎风面的风阻力,同时提高了运动 效率。
二、其次,将骑行人的双腿运动由做圆周运动改为前后水平运动,利用齿条带动齿轮, 再经伞齿轮转换将运转方向由垂直变为水平,最后经轴或链条传动后带动车轮运转,一支脚 无须再花费力气在抬高另一支脚上,节省了力气。
三、可以通过调整齿轮间的比例,改变双腿运动所带动的车轮转动的速率,提高了行车 速度,以此获得更快的速度或更加省力。
四、此车架由于高度低,更适合加装流线形车罩,增加一个车罩,即可减小阻力,也较 现有的自行车方便和安全,又可遮风避雨,提高舒适度,美观大方。
五、车座椅用有靠背的普通形状座椅,提高了舒适性;座椅可前后移动,以满足不同身 高的人以及调节个人的最适姿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框架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一的传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二的传动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脚踏板传递动力的转换结构一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脚踏板传递动力的转换方式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为车罩,2为座椅,3为车架,4为避震器。车罩及座椅安装在车架上,座椅 可前后移动以适应不同身高人员使用。
图2、3、6表示实施例一,两个内侧面制有齿条的脚踏板5中间夹住上层齿轮6,齿轮6 与中层齿轮7同轴连接,中层齿轮7咬合中层齿轮8,齿轮8同轴连接下层伞形齿轮9;也可 以省略同轴的齿轮6和7,齿轮8直接与脚踏板5连接运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建飞,未经洪建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14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高效节能环保无烟省柴灶
- 下一篇:有机物颗粒气化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