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过桥米线烫料碟架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081366.6 | 申请日: | 2008-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70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 发明(设计)人: | 刘子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东方一碗餐饮有限公司;刘子昆 |
| 主分类号: | A47B81/04 | 分类号: | A47B81/04 |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玉丹 |
| 地址: | 650051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过桥 米线 烫料碟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餐饮用具,具体的是一种过桥米线烫料碟架。
背景技术
过桥米线是云南省的传统食品,是将新鲜的各种生肉片、鸡肉、火腿、鹌鹑蛋及一些易熟的时鲜蔬菜、配料及米线按顺序逐一放入一碗滚烫的鲜汤中,由鲜汤的高温将其烫熟,成为肉片鲜嫩,汤烫味美,别具地方风味的云南过桥米线。由于过桥米线配料较多,一份过桥米线所配的多个烫料碟摆开后需占用大片桌面,多个烫料碟上菜也较麻烦,费时费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占用桌面少,上菜方便的过桥米线烫料碟架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过桥米线烫料碟架,在底座上设有固定杆,其特征在于,底座与固定杆固定连接,固定杆上连接有至少2个碟托,各相邻的碟托间有间距,碟托的一侧设有向内伸的凸块。
所述的各相邻的碟托间的间距H=20-100毫米。所述的碟托与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的碟托与一根固定杆可转动连接。所述的碟托上设有钩。所述的底座至少为1个,采用多个底座时,多个底座通过固定杆相互连接。所述的碟托由金属丝制成封闭环状,形状为圆形、多边形。
通常摆放过桥米线的多个烫料碟是占用水平空间,本实用新型是尽量利用立体空间,即将多个碟子相互不接触的重叠。具体的是将多个蝶托连接在固定杆上,每一碟托内可放置一个碟子,碟托的一侧设有向内伸的凸块,使得碟子放入后,碟底上有一边遇凸块而不能水平放置,碟子略有倾斜,碟子因倾斜而容易取放,也使人们容易看到碟子内的物品,外形较为美观。本实用新型可根据放置物品的体积不同,将各相邻的碟托制为不同的间距。根据需要可将本实用新型制为固定式或可转动式。固定式的碟托与各固定杆固定连接。可转动式的碟托与一根固定杆可转动连接,各碟托转动一定角度后,碟子内的物品可充分展示,也方便取用。本实用新型可制为一组或多组,需要的碟子较多时,可采用多组并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节约桌面,上菜方便,特别适宜于放置过桥米线的烫料碟,也可放置菜肴和糕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固定式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可转动式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设有挂钩的可转动式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但不限于所列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固定式过桥米线专用碟架
用金属丝制底座(3)及碟托(1)为相同直径的圆形封闭环,也可制为三角形、四边形或其它多边形的封闭环,碟托的一侧设有向内伸的凸块(4),最下面一个为底座(3),2-3根固定杆(2)与底座固定连接,2-3根固定杆均布在180度范围内,各固定杆上焊接有6个碟托(1),各相邻的碟托间的间距H=20-100毫米,可将各碟托制为等距,也可根据需要将各碟托制为不等距,如上面两层为20毫米,中间两层为40毫米,下面两层为50毫米,如果碟子较大间距可为60、80或100毫米。可将各固定杆或顶上的碟托作为提拿碟架的位置。也可将碟架制为并列的两组或多组,制为两组并列时可设3-5根固定杆(2),底座及碟托分别与固定杆焊接,采用相同方法可制多组同列。
实施例2 可转动式过桥米线专用碟架
底座(3)及碟托(1)与实施例1相同,最下面一个碟托为底座(3),2根固定杆互为180度,底座(3)及最上面的碟托(1)与2根固定杆焊接,一根固定杆(2)上设有5个与固定杆间隙配合的套(5),套可绕固定杆(2)旋转,碟托(1)与套(5)焊接,碟托(1)可随套(5)绕固定杆旋转。
实施例3 设有挂钩的可转动式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结构与实施例2相同,碟托在与不与碟托连接的固定杆(2)相对处设有挂钩(6),挂钩的钩环与固定杆直径相适应。在不需要碟托旋转时,可将挂钩挂在固定杆上,起到固定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东方一碗餐饮有限公司;刘子昆,未经昆明东方一碗餐饮有限公司;刘子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13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型曲轴数控深孔钻床
- 下一篇:编织机的送经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