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甘蔗地的双开沟犁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81262.5 | 申请日: | 2008-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78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 发明(设计)人: | 唐凤平;董学成;赵朝霞;李玉仙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凤平;董学成;赵朝霞;李玉仙 |
| 主分类号: | A01C5/06 | 分类号: | A01C5/06 |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 左 |
| 地址: | 666100***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甘蔗 双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田开沟作业机械,尤其是一种用于甘蔗地的双开沟犁。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农田开沟机械形式较多,适合甘蔗开沟的机械较少,主要应用于平整的田地里,而且开沟的深度和宽度都不符合甘蔗种植要求;在结构方面:由于犁柱本体及与牵引架连接的螺栓,坚固耐用性较差,不能用于生地开沟;例如:专利号为02272919.4的“拖拉机用开沟犁”,虽然能与大中型拖拉机配合使用,但所开沟的沟宽、沟深、行距均不符合甘蔗开沟种植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甘蔗地的双开沟犁,是与大中型拖拉机配合使用的进行甘蔗开沟用的专门装置,它坚固耐用,在整个开沟作业中质量稳定,性能可靠,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工效高,适用于大面积甘蔗开沟及生地开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甘蔗地的双开沟犁,由悬挂耳、犁柱、犁体、牵引框架构成,其特征在于:甘蔗双开沟犁的牵引框架为一用角钢焊接成的方形框架,方形框架上部有一三角形架子,在方形框架和三角形架子前端共有三个悬挂耳;牵引框架的两侧边下部各有一犁柱,左右犁柱下部固定有犁体。
所述的左右二个犁体与牵引框架不在同一轴线上,前后错位25cm。
所述的犁体是由一端对缝焊接而两翼成110度夹角的两块犁板组成。
所述的犁体与地面所成夹角:前角65度,后角20度。
所述的犁柱与牵引框架焊接处前三周有加强钢,正前方焊接三角钢板、二侧焊接槽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本实用新型由悬挂耳1、犁柱2、犁板和犁尖一体的犁体3、牵引框架4构成。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主要用于甘蔗开沟的机械装置,整机质量360公斤,一次性成双沟,行距不少于100cm,沟深为20~40cm可调,沟宽为20~50cm可调。利用牵引框架4上的三个牵引耳1与大中型拖拉机连接,调整平衡后即可使用,无需强压装置,操作方便,性能可靠,特别适合生地开沟使用。
犁柱2和犁体3组焊为一体,牵引框架4将悬挂耳1、犁柱2、犁体3连接组焊为一个整体。
牵引框架4为一用角钢焊接成的方形框架,方形框架上部焊接有一三角形架子,在方形框架及三角形架子前端共焊接有三个悬挂耳1;牵引框架4的两侧边下部各焊接有一犁柱2,在牵引框架4下的左右二个犁柱,不在同一条轴线上,前后错位25cm。
为保证犁柱的坚固性,犁柱在设计中,加厚加宽尺寸,并且犁柱与牵引框架焊接时前三周都增加加强钢,正前方焊接三角钢板、二侧焊接槽钢。
制出犁板和犁尖的犁体3是由一端对缝焊接而两翼成110度夹角的两块犁板组成。犁体与地面所成夹角:前角65度,后角20度。
使用时,三个悬挂耳1与大中型拖拉机连接,经过调整平衡后即可下地作业。犁体的犁尖入土开沟,由于角度设计合理,入土轻松,阻力小;犁体的二翼犁板向二侧翻土,与单向开沟犁相比,可减少沟土下滑坍塌,确保沟宽沟深尺寸,另外二犁体前后错位25cm排列,目的在于二翼犁板向二侧翻出的土垡前后分散堆积不雍土,两沟互不影响,有效避免沟土回填,保证开沟质量;在生地开沟中,经常遇到树根等杂物,由于犁柱的坚固性,不会向后翻;由于犁体与地面所成夹角:前角65度,后角20度,所以犁尖轻松切入土层,开沟轻松自如,阻力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凤平;董学成;赵朝霞;李玉仙,未经唐凤平;董学成;赵朝霞;李玉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12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力播种追施肥机
- 下一篇:玻璃微流控芯片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