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真空热还原及热分解提取镁及钼的专用炉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81041.8 | 申请日: | 2008-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574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发明(设计)人: | 罗文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文洲 |
主分类号: | C22B26/22 | 分类号: | C22B26/22;C22B34/34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左 |
地址: | 650031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还原 分解 提取 专用 | ||
1.一种真空热还原及热分解提取镁及钼的专用炉,包括真空加料器(2),坩锅熔炼室(14),水冷真空储料斗(16),炉底液压升降排料装置(17),排料漏斗(19),冷凝器(29),真空容器(25),由中频变频电器系统(10)、电热电容器装置(11)和中频感应器(12)组成的中频感应加热装置,罗茨旋片真空机组、可升降式真空容器移动小车(24)、料车(30),中频感应器(12)套装于石墨坩锅熔炼室(14)外面,其特征在于:坩锅熔炼室(14)顶部装有炉顶聚排气室(6),炉顶聚排气室(6)的顶部和侧面分别通过装设有双保险阀门(4a)的管道和排气管(5)与真空加料器(2)和冷凝器(29)相连,坩锅熔炼室(14)底部与水冷真空储料斗(16)连接,水冷真空储料斗(16)下部通过装设有双保险阀门(4b)的管道与排料漏斗(19)连接;冷凝器(29)底部通过装设有双保险阀门(4c)的管道与真空容器(25)连接;所述的真空加料器(2)、坩锅熔炼室(14)、水冷真空储料斗(16)、排料漏斗(19)和真空容器(25)均通过装有高真空蝶阀(3)或双保险阀门(4)的管道与罗茨旋片真空机组相连;冷凝器(29)通过一熔炼及冷凝系统抽气管(28)和真空过滤冷却器(23)与罗茨旋片真空机组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热还原及热分解提取镁及钼的专用炉,其特征在于:坩锅熔炼室(14)内部中心位置垂直安装有中心聚排气管(8),中心聚排气管(8)上端与炉顶聚排气室(6)相通,下端与位于水冷真空储料斗(16)内的炉底液压升降排料装置(17)的活塞杆连接,炉底液压升降排料装置(17)带动中心聚排气管(8)一起下降使坩锅熔炼室(14)和水冷真空储料斗(16)贯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热还原及热分解提取镁及钼的专用炉,其特征在于:坩锅熔炼室(14)用不导磁、不导电、耐高温、高强度、高气密性的材料制成。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真空热还原及热分解提取镁及钼的专用炉,其特征在于:装在坩锅熔炼室(14)外部的真空炉壳(15)用不导电、耐高温、高强度、高气密性的材料制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热还原及热分解提取镁及钼的专用炉,其特征在于:坩锅熔炼室(14)与真空炉壳(15)之间的缝隙装填有厚100~150毫米的绝热材料(1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热还原及热分解提取镁及钼的专用炉,其特征在于:冷凝器(29)内装设有5~10层冷凝罩(27),每层冷凝罩上钻有数千小孔,冷凝罩的下端设有冷凝液汇流盘(26),冷凝液汇流盘经装有双保险阀门(4c)的管道与真空容器(25)相连。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热还原及热分解提取镁及钼的专用炉,其特征在于:中频变频电器系统(10)与电热电容器装置(11)按常规用铜排连接,电热电容器装置(11)与中频感应器(12)按常规用水冷电缆连接,中频感应器(12)紧套在真空炉壳(15)的外圆柱面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热还原及热分解提取镁及钼的专用炉,其特征在于:中频变频电器系统(10)内装设有真空测量装置、真空报警装置、自动控温及温度显示装置、罗茨真空泵的压差自动启动装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热还原及热分解提取镁及钼的专用炉,其特征在于:两套真空机组(22)分别安装在熔炼室的左右两侧,左侧的机组(22b)依次通过电磁带放气真空阀(21b),高真空蝶阀(3d)与真空收尘器(20)连接,真空收尘器(20)再通过真空主管道(7)分别与带有双保险阀门的真空加料器(2)、水冷真空储料斗(16)和排料漏斗(19)相并联;右侧的真空机组(22a)依次通过电磁带放气真空阀(21)、高真空蝶阀(3)和真空过滤器(23)相连,真空过滤器(23)再通过熔炼及冷凝系统抽气管(28)与冷凝器(29)和真空容器(25)相并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文洲,未经罗文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104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机网上仿真试用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活性炭电极材料的干法室温改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