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硬压软单张纸双面双色胶印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79774.8 | 申请日: | 2008-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542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发明(设计)人: | 沙晓明;王小东;钱进;薛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昌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7/02 | 分类号: | B41F7/02;B41F1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瑾 |
地址: | 226500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硬压软 单张 双面 胶印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胶印机,具体涉及一种硬压软单张纸双面双色胶印机。
背景技术
经检索相关专利文献,目前未检索到与本实用新型结构相同的双面双色胶印机,只检索到专利号为200520074414.5,专利名称为硬压软单张纸双面胶印机。随着印刷事业的发展,书刊印刷的质量要求也在大大提高,不但对字体的清晰度提高了要求,对书面色彩的要求也大大提高,不再满足于单一的色彩。为了解决该问题,一些海报、广告印刷和书刊大都采用进口印刷机。而外国的机械由于结构十分复杂,对纸张要求高,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也高,国产纸一般不适应这种方式印刷,所以极其难以推广,且机器造价很昂贵,即使少数有实力的厂家买得起,使用时也难以承受纸张的费用。所以有必要对现有胶印机进行改进,以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硬压软单张纸双面双色胶印机,由机座上支承刚性压印滚筒E、A、橡皮滚筒B、印版滚筒P、传纸滚筒G、D、C和收纸滚筒F组成,前传纸滚筒G将纸张传至传纸滚筒D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压软单张纸双面双色胶印机有四个印刷单元,印刷单元I、II依次分别由刚性压印滚筒E、橡皮滚筒B、印版滚筒P从上到下排列组成;印刷单元III、IV依次分别由压印滚筒A、橡皮滚筒B、印版滚筒P从下到上排列组成;在所述印刷单元I、和II之间分别以传纸滚筒D连接;在所述印刷单元III和IV之间也是以传纸滚筒D连接;在印刷单元II和III之间依次以传纸滚筒D、C、D、D四个传纸滚筒连接。
所述前传纸滚筒G、橡皮滚筒B和印版滚筒P大小相同。
所述传纸滚筒D、刚性压印滚筒E、A、收纸滚筒F为橡皮滚筒B的两倍径。
所述传纸滚筒C为橡皮滚筒B的三倍径。
所述压印滚筒A上带有防蹭脏护套。
以上结构的优点在于:所述传纸滚筒采用橡皮滚筒的倍径滚筒,能有效地减少纸张的弯曲变形,同时,减少纸张的交接次数,有利于套线;所述滚筒采用本结构的排列,实现共用一个叼口,不翻转,硬压软印刷,满足高质量的印刷需求。
附图说明
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给纸部件1与机架部件2相连,并将所印纸张传送到前传滚筒G3上。所述前传纸滚筒G3和印刷单元I4、II5、III6、IV7及传纸滚筒C8、D9、刚性压印滚筒E10、橡皮滚筒B11、印版滚筒P12收纸滚筒F13均支承在机架部件2上。印刷单元I4、II5依次分别由刚性压印滚筒E10、橡皮滚筒B11、印版滚筒P12从上到下排列组成;印刷单元III6、IV7依次分别由压印滚筒A14、橡皮滚筒B11、印版滚筒P12从下到上排列组成。所述刚性压印滚筒E10、A14是橡皮滚筒B11、印版滚筒P12的两倍径,与传纸滚筒D9、收纸滚筒F13的倍径相同;橡皮滚筒B11、印版滚筒P12和前传纸滚筒的倍径相同。印刷单元I4、和II5之间分别以传纸滚筒D9连接;在所述印刷单元III6和IV7之间也是以传纸滚筒D9连接;在印刷单元II5和III6之间依次以传纸滚筒D9、C8、D9、D9四个传纸滚筒连接,所述传纸滚筒C8的倍径为橡皮滚筒B11的三倍径。
纸张通过前传纸滚筒G3传给传纸滚筒D9,传纸滚筒D9将纸张的反面送至印刷单元I4,通过印刷单元I4的刚性压印滚筒E10、与橡皮滚筒B11的压印,将纸张反面第一种色彩的所有图文印在纸张上,色彩的颜色有印版滚筒P12提供;该程序完毕后,通过传纸滚筒D9将纸张传给印刷单元II5,印刷单元II5通过同样的路径将该单元的印版滚筒P12所提供的色彩压印到纸张反面上。
纸张反面的图文压印完毕后,通过两倍径的传纸滚筒D9传给三倍径的传纸滚筒C8,传纸滚筒C8再通过两个传纸滚筒D9传给压印滚筒A14,压印滚筒A14上套有防蹭脏瓷护套,与橡皮滚筒B11共同压印纸张正面的图文,印刷单元III6和印刷单元IV7的工作过程与印刷单位I4、II5的工作过程相同,在此不再重复。纸张从印刷单元4的压印滚筒A14出后,通过收纸滚筒F13送进收纸机构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昌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昌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97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