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装配罐式容器的装配台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79463.1 | 申请日: | 2008-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03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发明(设计)人: | 姚明;孙玉林;周建东;王淦;张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中集罐式储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南通中集特种运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53 | 分类号: | B23K37/053;B23K37/047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 红 |
地址: | 226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装配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装配罐式容器的装配台,其中,该罐式容器包括筒体和设置在该筒体两端的封头。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罐式容器1主要由筒体2和设置在筒体两端的封头3构成。在罐式容器1的生产过程中,通常先分别加工筒体2和封头3,然后再将它们组对,并通过例如焊接的方式装配到一起。目前封头3与筒体2的组对装配大多都采用原始的方法进行,即利用靠板定位、三角楔调整等一些笨重的手法。焊靠板加楔子以及用手锤搞打等手工作业会影响产品质量,对母材、焊缝、产品外观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手工操作封头与筒体组对的时间长、效率低,无法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对罐式容器的封头与筒体进行组对装配的装配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装配罐式容器的装配台,该罐式容器包括筒体和设置在该筒体两端的封头。所述装配台包括:底架;滚轮架,设置在所述底架上,用于支撑所述筒体;以及两个卡盘组件,设置在所述底架上,使得所述滚轮架位于该两个卡盘组件之间。其中,每个卡盘组件包括:主支架,设置在所述底架上;移动框架,设置在该主支架上,并可沿平行该底架纵向的方向移动;以及卡盘,连接到所述移动框架的一端,所述卡盘上设有多个用于抱卡封头的卡爪。
所述卡盘包括用于连接到所述移动框架的主体和从该主体的边缘突出的边缘部,在该主体上设有至少一圈用于连接卡爪的支耳。
在所述卡盘边缘部和所述多个卡爪的外侧之间设有可充放气的环形气囊。
在每个卡爪的外侧和所述卡盘边缘部之间设有拉伸弹簧。
所述卡爪上设有用于与该环形气囊相接触的支臂。
在卡盘的靠近其底部的位置上设有托举装置,该托举装置具有可上下移动的支撑头。
所述卡盘内还设有多个侧推油缸。
所述卡盘组件上还设有一主油缸,该主油缸的一端固定到所述主支架而另一端固定到所述移动框架。
所述卡盘可相对于所述移动框架在垂直位置和倾斜位置之间转动。
在所述主支架上设有朝向所述滚轮架突出的支撑滑辊。
所述移动导轨上设有用于将对应的卡盘保持在垂直位置的小支架。
至少一个卡盘组件沿所述底架纵向方向的位置可调。
所述滚轮架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托辊,每个托辊上设有两个辊轮,所述两个托辊之间的间距、各托辊上的辊轮之间的间距、和/或辊轮相对于所述底架的高度可调。
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台操作方便、可靠性高。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台对罐式容器的封头与筒体进行组对装配,能够有效地避免母材在装配时意外损伤;相比于传统的手工装配,大幅度提高了封头与筒体的装配精度和罐式容器的生产效率,改善了作业环境,并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下面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罐式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装配台侧视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沿图2中IV向的视图,示出了托辊的结构;
图5为图2中一个卡盘组件的侧视图,其卡盘处于倾斜状态;
图6为图2中另一卡盘组件的侧视图,其卡盘处于垂直状态;
图7为图6的局部放大示意图,示出了小支架的结构;
图8A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卡爪结构;
图8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卡爪结构;
图9为卡盘的正视图;以及
图10示出了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台进行罐式容器装配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至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装配台100,其包括设置在地面基础上的底架10,以及设置在底架10上滚轮架20和两个卡盘组件30,其中,两个卡盘组件30彼此相对,用于装卡罐式容器的封头3;而滚轮架20位于两个卡盘组件30之间,用于放置罐式容器的筒体2。滚轮架20包括两个彼此间隔的托辊21。如图4所示,托辊21包括用于固定到底架10上的支架22和两个设置在支架22上的辊轮23。罐式容器的筒体2就放置在辊轮23上。优选地,为了适应不同规格的筒体,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两托辊21之间的间距来满足不同长度规格的筒体,还可调节各托辊上辊轮23之间的间距来调节不同直径规格的筒体相对于底架10的高度,从而达到实际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中集罐式储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南通中集特种运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通中集罐式储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南通中集特种运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94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B、C轴运动的砂带磨削装置
- 下一篇:一种精密数控车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