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膜片哨声波清灰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79198.7 | 申请日: | 2008-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100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发明(设计)人: | 邵光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光震 |
主分类号: | F23J3/02 | 分类号: | F23J3/02;F23J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云鹏 |
地址: | 100083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膜片 哨声 波清灰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以煤粉、燃油和各种气体为燃料的加热炉、常压炉、余热炉、电站锅炉等热交换器中的过热器、对流段、省煤器、预热器等部件的清灰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膜片哨声波清灰器。
背景技术
目前,多数锅炉都备有蒸汽吹灰器、压缩空气吹灰器、钢珠吹灰器等,但这些传统的吹灰器在操作和性能上,存在着吹灰范围有限、吹灰有死角、能耗高、维修费用大、操作不便、有副作用等弊端,使用率很低,多数停置不用。蒸汽吹灰更会导致烟气浓度增加,在炉体的冷端更容易造成积灰和堵塞,有时还会使腐蚀加剧。
实用新型内容
为弥补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强声波、结构紧凑、清灰效率高的高声强膜片声波清灰器。
本实用新型膜片哨声波清灰器,高压空气通过膜片哨声波清灰器,利用特制钛合金且不开孔的整体膜片振动与声导管的耦合作用产生高声强正弦声波,以清除工业装置表面积灰。
本实用新型膜片哨声波清灰器,包括哨体和声导管,其中:所述声导管伸入所述哨体中,其尾部压一不开孔的钛合金整体膜片,所述膜片四周嵌在所述哨体内壁上、直径为所述声导管的尾孔直径的数倍,将所述哨体分高压腔和带通气孔的低压腔,所述高压腔的侧面留有高压空气入口,所述声导管(2)按公式1:Q=(4*3.1415926*fc*dx)/(2*C0*1000)和公式2:ry=d0*(e^Q)计算,式中ry为声道管半径坐标,d0为声道管尾部起始半径坐标,dx为声道管长度坐标,fc为截止频率,C0为音速。
本实用新型膜片哨声波清灰器,其中:所述膜片的直径为140-160mm,厚度为1.3-1.9mm,所述高压空气入口直径为14mm,所述通气孔直径为8mm。
本实用新型膜片哨声波清灰器,其中:所述高压腔(3)的输入压力为0.3-0.5MPa。
本实用新型膜片哨声波清灰器,其中:所述声导管的长度为1050-1150mm,膜片哨声波清灰器产生的高声强正弦波的频率为150Hz。
本实用新型膜片哨声波清灰器,其中:所述声导管的长度为500-580mm,膜片哨声波清灰器产生的高声强正弦波的频率为300Hz。
本实用新型膜片哨声波清灰器,利用高压空气驱动膜片变形,高压腔和声导管导通泄压,膜片回弹,阻断高压腔和声导管,如此反复的通断作用产生高声强正弦声波,经声导管发出以清除工业装置表面积灰。
本实用新型膜片哨声波清灰器,波形近似正弦波,频率属于低频段,具有高声强、宽频带、低噪声等最佳声学特性,适合多种空间、灰份、工况下的全方位在线清灰。对于脱硫、脱硝更具有独到之处。
由于低频声波的绕射性与往复作用的特点,该声波除灰技术从根本上避免了传统除灰器的一系列弊病,SY频率选定合理,实现不损伤人体器官的环保运行。炉内没有复杂的传动机械,依靠声波的传播,就能够清除数米以外及管道背后及狭缝中的积灰,提高了可靠性。由于炉壁开口小、结构紧凑、安装方便,充分保证炉体刚度和热效率,一次性投资成倍地降低,一般使用声波除灰技术的成本是传统技术的1/3~1/2;运行中所耗费的介质量也远低于传统的吹灰技术,再加上使用维护简便,不需要专人值守,运行、维护成本也很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膜片哨声波清灰器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膜片哨声波清灰器膜片压出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膜片哨声波清灰器的一种安装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膜片哨声波清灰器的第二种安装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膜片哨声波清灰器的声波测试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膜片哨声波清灰器,下面结合实施例作更详尽的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膜片哨声波清灰器,包括哨体1和声导管2,声导管2伸入哨体1中,其尾端压一钛合金且不开孔的整体膜片5,该膜片5嵌在哨体1的内壁上,把哨体1分为两个腔体,前面是高压腔3,后面是带通气孔7的低压腔4,高压腔3的侧面留有高压空气入口6。声导管2为喇叭形,由处在高压腔3的内导管2A和用法兰盘连接的外导管2B连接成完整的声导管2。
内导管的尾端直径为35mm,膜片的直径为140-160mm,厚度为1.3-1.9mm,声导管按下述公式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光震,未经邵光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91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泄压环的密闭微波消解罐
- 下一篇:电站锅炉炉膛侧墙用空气喷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