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勾夹握式乒乓球拍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79043.3 | 申请日: | 2008-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83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崔兆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兆新 |
主分类号: | A63B59/04 | 分类号: | A63B5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廖元秋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勾夹握式 乒乓球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体育用品领域,特别涉及在乒乓球运动中用来训练和比赛的一种新型乒乓球拍的结构设计。它既利于进攻又利于防守,而且攻守的转换速度是目前最快的一种,它的出现势必会带来乒乓球技术领域里一场新打法的革命。
背景技术
目前,在乒乓球比赛中使用的球拍有直握式和横握式(即通常称之为大刀)两种类型。这两种打法的球拍结构形状基本相同,由拍板11及与其相连的手柄12组成,拍板的正面或正反两面的表面粘合有橡胶海绵层13;其区别主要是横握式球拍的手柄比较长,如图1所示,图1中,球拍的胶皮为反贴套胶,表面有粘性,摩擦力大。无论打上旋球或下旋球都增加了球的旋转力。
目前打法是以上旋为主流,直握球拍是亚洲人的传统打法,其握法是用虎口抵住手柄,姆指和食指弯屈握住手柄,然后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微屈,顶住拍板后面。其打法利于正手进攻、可拉出强烈的上旋球,但反手打不出上旋球,也无法削球(下旋球)。防守时,正手靠封盖。反手靠推挡,打法消极。直握拍本身决定反手是一个薄弱部位。
横握拍是欧洲人传统的打法。其握法是:姆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住手柄,剩下食指伸直抵住拍板的肩部。其打法是正、反手都可以拉出强烈的上旋球,但正、反手转换需要不同的拍面,因此转换速度相对较慢。在防守中,正、反手都可以打出下旋球(即削球)但同样使用不同的拍面,转换速度同样较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的球拍在直握拍和横握拍打法的不足,设计出一种新型勾夹握式乒乓球拍,能改善握拍方式和打法。它不仅在进攻中,正、反手都能打出强烈地上旋球,而且在防守中正,反手也能打出强烈的下旋球(削球)。更可取的是攻守的转换速度是目前最快的,可使对手猝不及防。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勾夹握式乒乓球拍,由拍板及与其相连的手柄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手柄与拍板结合处的起始端表面设置一个握钮。
上述握钮可为由上平面或上弧面、下弧面、两侧平面或弧面,以及两个弧形端面组成的长方块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纵观乒乓球运动的历史,每当球拍的改进都势必带来乒乓球技术的一场革命,可以肯定勾夹握球拍的使用会给现有的两种握拍打法以极大地冲击。从运动学的角度来考量,本实用新型增加了手腕的灵活性,尤其重要的是无论在进攻中和防守中都利用上了小臂的强有力的屈肌群和伸肌群,这无疑使打出的球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力度,实现了以腕关节为枢钮的更突然的更快速打法。
本实用新型勿需改变常规乒乓球拍的底板材质,也不必改变常规乒乓球拍套胶的性能,制作简单,只要在常规的球拍的手柄上安装一个握钮即可。其握法是用食指勾住钮的下方,用姆指扣住钮的上方,把球拍夹在食指和中指之间,随后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一同握住球拍手柄即可。
乒乓球运动的灵魂就是快速,有力,突然,多变。它首次实现了正、反手拉上旋球和正、反手打下旋球(削球)均做到使用同一拍面,勿需换拍面,这就赢得了时间,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出最快的球。可以预测本实用新型的球拍创造出一种新打法,可视为一种新型技术。
本实用新型对球拍的改进简单实用,其握法牢固,又能使手腕得到放松,继而打出更有力更多变的球来。它既利于防守,又利于进攻,且攻防结合转换速度快,击出的球快速、突然,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流行的横握长柄球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勾夹握式乒乓球拍实施例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球拍的握钮实施例示意图,其中(a)为本实施例的立体图,(b)为本实
施例的A-A向截面剖示图;(c)本实施例的B-B向截面剖示图。
图4为图3的一种变形实施例2截面剖示图。
图5为图3的一种变形实施例3截面剖示图。
图6为图3的一种变形实施例4截面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加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勾夹握式乒乓球拍实施例1,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基本结构为一种典型的横握长柄球拍,由拍板21及与其相连的手柄22组成,拍板21的正反两面的表面粘合有反套胶海绵层23;在手柄22与拍板21结合处的起始端表面固连一个长方块体握钮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兆新,未经崔兆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90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拖拉机前驱动桥
- 下一篇:用于湿法烟气脱硫的喷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