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静态箱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78734.1 | 申请日: | 200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569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文;胡立峰;李问盈;张学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安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林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静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定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便携式静态箱,属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全球气候变暖加剧,节能减排已经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在农田温室气体排放也进行了广泛研究。静态箱法因其适应性强、结构与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和灵敏度高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陆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的同步监测。
目前各类研究中所使用的静态箱规格形状不一,使用的材料也有很大差别,静态箱一般由箱体和底座两部分构成,测定前底座需安置在土壤中,并且保证底座四壁与土壤接触处无气流交换,一般先开出与底座大小相似的密闭槽,安置底座后四周覆土,因此,存在破坏地表与作物的情况。根据田间实验的一般要求,每一处理均需一定量的重复,静态箱数量要求较多,并且在观测完成后还需要将静态箱从农田取回,体积较大、形状固定的静态箱存在携带不方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携带、运输方便的测定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便携式静态箱。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箱体、箱盖和底座,其特征在于,箱盖与箱体为分体式,在箱盖底部设有橡胶槽,箱盖与箱体之间由该橡胶槽连接,箱体上端插入该橡胶槽内,在箱盖和箱体上还设有紧固夹,通过紧固夹使所述箱体与箱盖密封;所述箱体的四壁之间设有合页,箱壁与箱壁之间通过胶条相连,通过合页箱体的四壁可折叠到一个平面上。
上述的便携式静态箱中,所述底座下部设有与底座等面积、形状一致的框架,底座和该框架为分体式。
上述的便携式静态箱中,所述框架的下边为锯齿状。
上述的便携式静态箱中,所述底座的外缘设有高出底座的密封槽。
上述的便携式静态箱中,所述紧固夹的形状为“7”字形。
上述的便携式静态箱中,在所述箱盖的内侧固定有风扇。
上述的便携式静态箱中,所述箱体展开为长方形。
上述的便携式静态箱中,所述橡胶槽设在箱盖底部的四边,该橡胶槽内径略大于与箱体的壁厚,箱体上部可插入该橡胶槽内。
本静态箱装置具有以下优点:携带、运输方便、安装简单、对土壤扰动小、田间原位观测性好,特别适合矮秆形作物的农田温室气体排放测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便携式静态箱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便携式静态箱的底座框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本便携式静态箱由箱盖、箱体、底座三部分构成,箱体四壁通过合页可折叠到一个平面。箱体展开为长方形。
如图1所示,1为箱盖,2为橡胶槽,4为紧固夹。橡胶槽2为箱盖与箱体相结合的部位,橡胶槽2的内径比箱体侧壁厚度略大,箱盖安置在箱体上时,箱体侧壁进入箱盖的橡胶槽内,通过紧固夹4将箱盖与箱体紧密结合在一起。紧固夹4为“7”字分体结构,环状部分位于箱盖上,勾状部分位于箱体上,箱盖罩于箱体上时,上提勾状部分扣在箱盖环状部分内,然后下压勾状部分,通过一定的压力使箱体与箱盖之间没有缝隙;箱盖顶部悬挂风扇3,当箱盖与箱体结合在一起时,风扇进入箱体内部,进行气体取样时打开风扇,使箱内空气均匀;采气孔6中空,工作时塞入橡胶塞(内有玻璃管),玻璃管连接三通,旋转三通,通过注射器将箱体内气体收集于采样袋内;底座7外缘设有一定高度的密封槽8,箱体罩于底座的密封槽8内,然后将水注入密封槽8内,保证箱内外气体不发生交换。箱壁与箱壁之间通过胶条相连,从而实现箱壁之间的密封。
作业时,底座7需安置在一定深度土壤中,为防止对土壤的过度扰动,用与底座大小相同的框架开四边形的沟,框架底部与土壤接触处为锯齿形结构,便于入土,开完沟后,把框架取出,然后将底座置于土壤中,四周用土掩埋。
作业后,通过合页5可将箱体折叠,便于运输携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运输携带方便,操作简单、所需人工少,对土壤扰动小、保证农田原状采样,适用于旱作农田温室气体测定。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87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质检升华炉控温控压装置
- 下一篇:兼具千斤顶功能的螺旋省力拉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