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震脚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78012.6 | 申请日: | 200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447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怀同;王鹏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怀同 |
主分类号: | B60B33/00 | 分类号: | B60B33/00 |
代理公司: | 衡水市盛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廷玉 |
地址: | 053000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震 脚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脚轮,尤其涉及一种防震脚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具有减震功能的转向轮的应用越来越广,目前,使用的防震脚轮采用在固定架轴固定带有车轮的叉子,在叉子上与所述的托板对应位置设置有压板,在托板和所述的压板之间通过弹性机构连接,弹性机构采用一个或多个相同弹性系数的弹簧或者弹性块,对于弹性系数小的弹性机构来说,当载重车辆较轻或者空车时,能够起到减震的效果,当载重车辆较重时,弹性机构全部被压扁,就起不到减震效果;同样,如果换用弹性系数大的弹性机构来说,当载重车辆较轻或者空车时,不能够起到减震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在空车、载车都能起到较强减震效果、且使用寿命长、使用操作方便的一种防震脚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防震脚轮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通过中轴连接在一起的固定底盘、固定架,在所述的固定架轴固定带有车轮的叉子,在所述的叉子上与所述的托板对应位置设置有压板,在所述的托板和所述的压板之间通过弹性机构连接,所述的弹性机构包括弹性系数较大的第一弹性机构和弹性系数较小的第二弹性机构,所述的第二弹性机构一端固定于所述的托板上,另一端距离所述的压板有一定距离。
其附加技术特征为:
所述的第一弹性机构为弹簧,所述的第二弹性机构为弹性块;
在所述的弹性块的自由端与第一弹性机构对应位置设置有弹簧孔,所述的第一弹性机构插入所述的弹簧孔内;
所述的第一弹性机构为弹簧,所述的第二弹性机构为套于所述的第一弹性机构上的弹簧;
所述的弹性机构还包括弹性系数与第一弹性机构和第二弹性机构不同的第三弹性机构;
在所述的固定架上设置有叉子限位挡片。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防震脚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其一,由于包括通过中轴连接在一起的固定底盘、固定架,在所述的固定架上轴固定带有车轮的叉子,在所述的叉子上与所述的托板对应位置设置有压板,在所述的托板和所述的压板之间通过弹性机构连接,所述的弹性机构包括弹性系数较大的第一弹性机构和弹性系数较小的第二弹性机构,所述的第二弹性机构一端固定于所述的压板上,另一端距离所述的托板有一定距离,当载重车辆较轻或者空车时,弹性系数大的第一弹性机构起作用,此时,减震的效果较好,当载重车辆较重时,弹性系数小的第二弹性机构起作用,同样起到很好的减震效果;其二,由于所述的第一弹性机构为弹簧,所述的第二弹性机构为套于所述的第一弹性机构上的弹簧,加工更加方便;其三,由于所述的第一弹性机构为弹簧,所述的第二弹性机构为弹性块,并且在所述的弹性块的自由端与第一弹性机构对应位置设置有弹簧孔,所述的第一弹性机构插入所述的弹簧孔内,增大了整体承载能力,增加了减震效果;其四,由于所述的弹性机构还包括弹性系数与第一弹性机构和第二弹性机构不同的第三弹性机构,更加增加了减震效果;其五,由于在所述的固定架上设置有叉子限位挡片,既防止了叉子位置移动,又防止了因车体重量过重,压坏第一弹性机构和第二弹性机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震脚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减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二种减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三种减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防震脚轮的结构和使用原理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震脚轮包括固定底盘1和设置有带有托板41的固定架4,在固定架4上轴固定带有车轴5的叉子6,在车轴5上带有车轮7,在叉子6上与托板41的对应位置设置有压板61,在压板61下面固定有弹性系数较大的第一弹性机构81,在托板41上方固定有弹性系数较小的第二弹性机构82,第二弹性机构82的自由端距离压板61有一定距离。这样,当载重车辆较轻或者空车时,弹性系数大的第一弹性机构81起作用,此时,减震的效果较好,当载重车辆较重时,弹性系数小的第二弹性机构82起作用,同样起到很好的减震效果。
如图2所示,第一弹性机构81可以为弹簧,第二弹性机构82为弹性块,第一弹性机构81可以直接与弹性块82连接,也可以在弹性块82的自由端与第一弹性机构81对应位置设置有弹簧孔84,第一弹性机构81顶入弹簧孔84内。
为了加工方便,如图3所示,第一弹性机构81可以为弹簧,第二弹性机构82为套于所述的第一弹性机构81上的弹簧。
如图4所示,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减震效果,还包括弹性系数与第一弹性机构81和第二弹性机构82不同的第三弹性机构8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怀同,未经王怀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80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铸钢半挂车桥壳体
- 下一篇:金箔影像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