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门窗及建筑用的着色不锈钢复合钢带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77926.0 | 申请日: | 2008-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05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杜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炜 |
主分类号: | B32B15/04 | 分类号: | B32B15/04;B32B7/08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 源 |
地址: | 030009山西省太原***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窗 建筑 着色 不锈钢 复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层状复合材料,具体为一种门窗及建筑用的着色不锈钢复合钢带。
背景技术
目前,可用于制造门窗和其它建筑及装修的不锈钢复合材料的结构是作为基层的碳钢,在碳钢的外表面复合了一层不锈钢层。由于在门窗和其它建筑及装修领域使用的复合钢带的厚度一般为0.7-4mm,所以这种结构的不锈钢复合材料的常用的加工方法是先将一定厚度的不锈钢板和一定厚度的碳钢板用爆炸复合技术压合在一起,然后轧至0.7-4mm,此时不锈钢层的厚度仅剩下几个微米,最薄时不超过5个微米。这种不锈钢层特别薄,容易磨损,防锈性能差,而且难以进行焊接加工,因而限制了其在门窗装修等行业的应用。那么为什么不在爆炸复合中使用较大厚度的不锈钢板呢?原因是这种复合方法有其特殊性,超过12mm厚度的不锈钢板就无法和碳钢板进行大面积的高质量复合,所以导致加工出来的复合材料的不锈钢层很薄,这是国内外难以克服的技术问题。另外的一个技术问题就是不锈钢层是纯金属白色,而作为装修材料,人们又想追求各种颜色来满足多种市场需求,在不锈钢上着色可以用涂料,也可以用化学方法着色,如果用化学方法,例如用氧化剂浸泡则成本高,效率低下,而且不能成卷同时进行复合和着色。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锈钢复合材料不锈钢层太薄,加工困难,外表色泽单调等问题而提供了一种门窗及建筑用的着色不锈钢复合钢带。
本实用新型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门窗及建筑用的着色不锈钢复合钢带,结构是由压合在一起的碳钢层、不锈钢层,以及碳钢层和不锈钢层之间的抗氧化过渡层组成,总厚度为0.7-4mm,不锈钢层占总厚度的8-3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三层结构,区别为在碳钢层、不锈钢层之间增加了一个具有粘接作用的抗氧化过渡层。这种结构可以将碳钢带和不锈钢带直接辊压复合制造,又能在复合过程中通过气氛控制和温度控制来使不锈钢层氧化而产生各种颜色。表面优良,而且能产生若干种均匀的颜色,易于加工制造,效率高,特别是成品不锈钢层最少20微米,易于施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意,一种门窗及建筑用的着色不锈钢复合钢带,结构是由压合在一起的碳钢层1、不锈钢层3,以及碳钢层1和不锈钢层3之间的抗氧化过渡层2组成,总厚度为0.7-4mm,不锈钢层3占总厚度的8-30%。
如图2所示意,不锈钢层3有两层,分别位于碳钢层1两个表面,碳钢层1和不锈钢层3之间为抗氧化过渡层2。
如图3所示意,其中不锈钢层3之一可以用钛金属层4代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炜,未经杜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79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频电连接器快锁结构
- 下一篇:四向进叉式物流托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