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肛肠治疗用注射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77585.7 | 申请日: | 2008-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363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才耀;刘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才耀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A61M3/00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 毅 |
地址: | 032200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肛肠 治疗 注射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具,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肛肠疾病时用于注射药物使用的辅助器具。
背景技术
痔疮是人体肛管部位的一种疾病,发病率较高,虽然不会危及生命,但也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目前关于痔疮的确切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清楚。Thomson提出的肛垫滑动学说使人们对于痔疮的病因、病机有了深入的认识,这一新理论受到肛肠病学专家的极大关注,也使痔疮的治疗观念发生了变革。现在,人们已经逐步认识到痔疮的治疗应以非手术治疗为主,治疗的重点不是针对痔核本身,而是消除或缓解症状。
药物注射疗法是将药物直接导入肛门中的病患部位以治疗肛肠类疾病,该疗法痛苦小,疗效确切,易于发挥治疗效果。但现有的注药器使用不方便,药物流体在人体腔室内会因挤压而四散流淌,很难直接准确到达病患部位,特别是治疗内痔时效果欠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肛肠治疗用注射器,该注射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合于肛肠类疾病治疗使用,可以方便地将药物注射到患处。
本实用新型的肛肠治疗用注射器由针头、针筒和针杆组成,不带针尖的针头与位于针筒前端的出药口活动连接,针杆通过安装在其端头的密封塞紧密套装在针筒内,可沿针筒前后移动,针筒的前端为圆锥体,针筒筒体与圆锥体的连接处两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扩张片,针筒尾端的两侧设置有两个执手,且扩张片与执手相互垂直设置,针杆的尾端设有用于张开扩张片的挡片。
其中,所述针筒的圆锥体部分仅在中部设有通孔,用于将针筒的空腔与出药口连通。
挡片分别设置在针杆的两侧,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挡片的方位来张开或不张开扩张片。挡片的方位与执手平行,向前推动针杆时,挡片从两个扩张片之间的间隙中穿过,扩张片不被张开;而当挡片的方位与执手相垂直时,向前推动针杆,挡片恰好将扩张片张开。
所述的针头不带有针尖,采用柔性塑料管制成,可以任意弯曲,以便于插入肛门深部注药,用于治疗直肠炎、结肠炎等疾病。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肛肠治疗用注射器进行治疗,可以解除肛周内外括约肌痉挛,降低肛管压力,增强肛周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减轻肛周水肿疼痛,达到减轻症状或痊愈的目的。用于治疗痔疮疗效显著,安全方便,简单易用,无损伤,无副作用,易于推广。
使用时,先在肛缘注入少量药物,局部润滑后,再将注射器缓慢左右旋转推进到一定程度,边扩肛边注药,直至痔核回缩,疼痛基本消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肛肠治疗用注射器扩张片6张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肛肠治疗用注射器扩张片6不张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B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肛肠治疗用注射器的结构如图1、图3所示,由针头1、针筒5和针杆7组成。
针筒5的前端为圆锥体形,其内部设有用于将针筒5的空腔与位于圆锥体前段的出药口2连通的通孔2。在针筒5筒体与圆锥体的连接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扩张片6,针筒5尾端的两侧设置有两个执手8,且扩张片6与执手8间呈相互垂直的位置关系。
针头1活动连接在针筒5前端的出药口2上,采用柔性塑料管制成,可以任意弯曲,其前段不带有针尖。
针杆7通过安装在其端头的密封塞4紧密套装在针筒5内,可沿针筒前后移动,在针杆7的尾端设有挡片9,挡片9分别设置在针杆7的两侧,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挡片9的方位来张开或不张开扩张片6。如图2所示,挡片9的方位与执手8相垂直,向前推动针杆时,挡片9恰好将扩张片6张开。如图4,当挡片9的方向与执手8平行时,向前推动针杆,挡片9从两个扩张片6之间的间隙中穿过,扩张片6不被张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才耀,未经刘才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75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