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兽用远距离疾病治疗药物注射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77078.3 | 申请日: | 200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068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建平 |
主分类号: | A61M5/178 | 分类号: | A61M5/178;A61M5/31;A61D7/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贰群 |
地址: | 050701***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远距离 疾病 治疗 药物 注射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兽医用注射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养好猪是涉及到人民生活的一件大事。然而,猪患病后,由于对猪进行疾病治疗药物注射比较麻烦,捉猪困难大,且不卫生,又易形成人猪交叉感染,故给兽医等有关人员带来困难及极大不便。因而往往失去了对患猪进行治疗的最佳时机,甚至可能造成猪的死亡。这对养好猪是不利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兽用远距离疾病治疗药物注射器,其特点是,给猪进行疾病治疗药物注射时,人不用进圈内,在圈外就可方便注射,且操作快捷、卫生,同时可避免由于鞋底传染造成的人猪交叉感染疾病的间题。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是:一种兽用远距离疾病治疗药物注射器,包括手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设有移动式针座,移动式针座通过软管和注射针管连通,并设有手持长杆,手持长杆的一端设有针座固定器,移动式针座活接承放在该针座固定器上。以便于使移动式针座托于其上,并可压在注射处,注射完后可方便脱开。
所述的针座固定器上设有软管出入槽为佳。以方便软管出入。也可分侧面入,不设该槽。
所述的针座固定器具有凹坑状为佳,移动式针座具有与之配合的结构。也可为其他互配形式,如轴与套筒式配合形式、或棱台与棱台套、圆台与圆台套配合形式等。
所述的针座固定器具有三星式凹坑状(或4星凹坑状)外壳为佳(可与手持长杆或管接头正接或偏接,偏接更好,稳定性及使用性更好),三星角边在同一平面内,移动式针座上具有与三星式凹坑状(或4星凹坑状)外壳配合的板,软管出入槽设在三星式凹坑(或4星凹坑状)的二星角交界处为佳。以便于不影响长软管的放置与脱离。
所述的与三星式凹坑状配合的板的外面设有针台为佳,针台的外平面与针座固定器三星角边的平面在同一个平面上为佳。使操作更方便。
所述的针座固定器三星角边的角为向外翻起状为佳。更安全可靠,以防止将猪扎伤。
所述的手持长杆为两段活接式为佳,中间螺纹连接为佳。携带及使用更方便。手持长杆和针座固定器间为螺纹联连为佳。也可为焊接等结构。
所述的针座固定器通过管接头与手持长杆活接为佳,软管出入槽也设在管接头上。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给猪进行疾病治疗药物注射时,人不用进圈内,在圈外就可方便注射,且操作快捷、卫生、携带方便,还可避免由于鞋底传染造成的人猪交叉感染疾病的问题。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作详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图2中BOB旋转剖视图。
图1、图2、图3中,1为针座固定器,11为三星凹坑状外壳,12为(软管)出入槽,13为管接头,2为移动式针座,21为与三星凹坑状外壳配合的板,22为针头,23为针台,4为手持长杆,5为手动注射器。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3,该兽用远距离疾病治疗药物注射器,移动式针座2通过软管3和注射针管5连通,手持长杆4的一端设有针座固定器1,移动式针座2活接承放在该针座固定器1上。针座固定器1上设有软管3出入槽12。针座固定器1具有三星凹坑状外壳11,与管接头13可正接或偏接。三星角边在同一平面内,移动式针座2上具有与三星凹坑状外壳配合的板21,软管3出入槽12设在三星式凹坑二星角交界处。三星凹坑状外壳配合的板21的外面设有针台23,针台23的外平面与针座固定器1三星角边的平面在同一个平面上。三星角边的角为向外翻起状。手持长杆4为两段活接式,中间螺纹连接。针座固定器1通过管接头13与手持长杆4(金属圆管)螺纹活接,软管3出入槽12也设在管接头13上。三星角边的角为向外翻起状(如图3)。
使用时,可在圈外远距操作,将移动式针座2置于针座固定器1上,即可使用,针扎入后,手持长杆即方便脱开,猪在活动中亦可完成注射(药剂量大些小些均可),注射完后,拉软管拨下针即可。经试用,效果很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建平,未经王建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70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