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制钢筋砼方桩桩尖引导筋制作控制架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76918.4 | 申请日: | 200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28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发明(设计)人: | 刘淑芳;杨绍华;闫续屏;岳效宁;冯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机械施工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72 | 分类号: | E02D5/72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彩琴 |
地址: | 03000***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钢筋 桩桩 引导 制作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地基处理阶段实用工具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预制钢筋砼方桩桩尖引导筋制作控制架,具体是在预制桩钢筋笼成型时、为方便焊接桩尖引导钢筋与钢板的一种工具。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是在古代建筑地基处理阶段,打木桩加固地基基础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一种现代处理地基的方法;此方法是在拟建工程的基础承台底原土地表面,按设计要求逐个测放独立基础线,然后再利用打桩机械(柴油打桩机或电力振动压桩机)在拟打桩位置将预制成型、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钢筋混凝土桩竖直起吊、就位、校准、连续击打,直至把桩打到设计的深度为止。在预制钢筋笼桩尖时,操作者通常要长时间蹲在地上弯腰施焊,劳动状况恶劣;另外钢板和钢筋连接角度只能凭操作者的眼睛随意观察,质量比较难保证,而且操作进度也较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预制钢筋笼桩尖的方法劳动状况恶劣,质量比较难保证,而且操作进度慢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预制钢筋砼方桩桩尖引导筋制作控制架。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预制钢筋砼方桩桩尖引导筋制作控制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上控制环和中间控制钢板,中间控制钢板上配钻与上控制环同轴的中间控制孔,上控制环和中间控制钢板通过4根钢筋支架腿焊接,钢筋支架腿下端延伸出中间控制钢板600毫米。钢筋支架腿下端设置支架脚垫。中间控制钢板下方设一根用于控制引导筋穿入长度的水平控制钢筋连接对角线方向的两钢筋支架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工具是在制作钢筋混凝土桩的过程中、制作钢筋笼前、焊接桩尖引导筋和桩尖钢板时的辅助工具。工艺流程是:①在焊制桩尖引导钢筋时,将钻好孔的100×100桩尖钢板放置在控制架中间的中间控制钢板中位,②将桩尖引导钢筋插入上控制环与中间控制钢板的中间控制孔中,③施焊钢板与钢筋的连接处,④将上表面单面焊接完的钢筋与钢板取出,反向从中间控制孔插入,再施焊下表面钢板与钢筋的连接处。按设计焊缝高度要求焊完即完成了此道工序。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利用此工具后,改变了以往焊接时操作者蹲在地面长时间弯腰施焊的恶劣劳动状况,还改变了此前无控制样板,仅以操作者的眼睛随意观察钢板与钢筋的连接角度(夹角为90度)的情况,规范了此焊接件的半成品质量,并且质量极易保证,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操作者可以坐在矮凳子上施焊),加快了施工的进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1-上控制环,2-中间控制钢板,3-钢筋支架腿,4-中间控制孔,5-支架脚垫,6-水平控制筋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而不是对其作任何限制。
预制钢筋砼方桩桩尖引导筋制作控制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上控制环1和中间控制钢板2,中间控制钢板2上设置与上控制环1同轴的中间控制孔4,上控制环1和中间控制钢板2通过4根钢筋支架腿3连接,钢筋支架腿3下端延伸出中间控制钢板2。钢筋支架腿3下端设置支架脚垫5。中间控制钢板2下方设一根钢筋作为水平控制筋6连接对角线方向的两钢筋支架腿3。
本实用新型使用的工艺流程是:①在焊制桩尖引导钢筋时,将钻好孔的100×100桩尖钢板放置在控制架中间的中间控制钢板2中位,②将桩尖引导钢筋插入上控制环1与中间控制钢板2的中间控制孔4中,③施焊钢板与钢筋的连接处,④将上单面焊接完的钢筋与钢板取出,反向从中间控制孔4插入,再施焊下面钢板与钢筋的连接处。按设计焊缝高度要求焊完即完成了此道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机械施工公司,未经山西省机械施工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69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杆式空气压缩机进气系统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套鱼游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