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态磁过滤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76668.4 | 申请日: | 200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796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25 |
发明(设计)人: | 王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卓润达润滑液压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1/02 | 分类号: | B03C1/02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雷立康 |
地址: | 030009山西省太***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 过滤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薄板冷轧工艺润滑系统中的铁磁杂质过滤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动态磁过滤设备。
背景技术
在薄板轧制的工艺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铁屑等杂质,这些杂质混合在润滑系统的回收油箱中,经过系统循环把含有杂质的冷却介质又输送到钢材轧制的表面,会严重影响薄板轧制质量。目前采用在回收油箱中设置磁过滤设备以去除循环系统中的铁磁杂质,但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以下一些不足:
1、磁棒的内置磁铁采用强磁铁(即钕铁硼),由于磁力太强吸附于磁棒表面的铁磁杂质很难刮掉,反而降低了磁过滤效果。
2、磁棒由于采用了强磁铁,不得不加大磁棒链的中心距,致使相邻磁棒链间距增大,当超出强力磁铁的吸附范围,会产生失效区,使过滤效率降低。
3、磁棒链的排列方向顺着油箱的回流方向,使油箱内有效磁过滤面积显著降低。
4、铁磁杂质脱除排运装置将吸附于磁棒表面的铁磁杂质刮掉落于集槽内,随着集槽铁磁杂质的增多只能靠手工用铲子将其铲到油箱体外,不仅效率低而且易使杂质掉落到油箱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过滤效率高、机械化程度高、产品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的横置在润滑系统回收油箱中的动态磁过滤设备。
动态磁过滤设备包括机架、上下传动轴、排列于传动轴转轮上的多条磁棒封闭链,磁棒封闭链通过多边形转轮驱动;在机架上部设置铁磁杂质脱除排运装置,该装置的支架下端装有滚轮,滚轮设置在机架上部的轨道内,装置随磁棒封闭链的位移在机架上部的轨道上往复运动;装置支架上固定有多个与磁棒封闭链相对应的非磁性刮套,刮套一一套装在封闭链的磁棒上;在上述刮套上设置倾斜的杂质流板,流板下方设置非磁性杂质收集槽,在收集槽底板上方设置传动链条,链条上间隔装有非磁性柔性刮板。
工作时,通过传动装置的上下传动轴、多边形转轮带动磁棒封闭链低速转动。工艺润滑介质则沿着与磁棒封闭链排列方向相垂直的方向流动,相邻磁棒链中心距的中心线为磁铁磁力最大的吸附距离,所有流过相邻磁棒之间的介质中含有的铁磁杂质都被吸附到磁棒表面。随着磁棒封闭链的转动,设置在机架上的铁磁杂质脱除排运装置的非磁性刮套将吸附在磁棒表面的铁磁杂质、污油等全部刮落下来,并通过斜置的流板自动流落于收集槽内,最后通过链条上的非磁性柔性刮板将这些杂质间隔顺序刮出收集槽底板并收集于油箱外的杂质回收容器内。
本实用新型动态磁过滤设备选用磁力适宜的磁铁和合理的磁棒封闭链中心距,消除了磁铁磁力的作用失效区;设备横置于油箱内,使介质的回流方向与磁棒封闭链的排列方向垂直,磁过滤有效面积达到油箱横截面积的98%以上,过滤效率达到95%以上;采用铁磁杂质脱除排运装置能够自动将杂质清理出油箱。该设备设计合理,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性能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可广泛用于冶金行业冷轧薄板轧机的工艺润滑系统中。
附图说明
图1为动态磁过滤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磁棒封闭链转动最大极限位置示意图;
图4为铁磁杂质脱除排运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图6为图4的侧视图;
图7为非磁性柔性刮板安装示意图;
图8为磁棒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电机减速机 2、链条 3、机架 4、磁棒封闭链 5、上传动轴 6、铁磁杂质脱除排运装置 7、下传动轴 8、上四边形转轮 9、下四边形转轮 10、轨道 11、驱动链轮 12、支架 13、非磁性刮套 14、非磁性杂质流板 15、非磁性收集槽 16、滚轮 17、传动链条 18、非磁性柔性刮板 19、电机减速机 20、非磁性外套管 21、非磁性内套管 22、圆环形磁铁 23、非磁性环形隔垫 24、凸形连接轴 25、凹形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动态磁过滤设备是按照工艺润滑系统回收油箱内部的高度和宽度设计制造,其中设备的宽度可按磁棒链中心距的倍数增减,高度可按相邻磁棒中心距的倍数增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卓润达润滑液压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太原卓润达润滑液压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66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