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装配在台灯或地灯上的充电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76614.8 | 申请日: | 200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81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梁仲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仲瑞 |
主分类号: | H01M10/44 | 分类号: | H01M10/44;H02J7/00;F21V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5300河北省张家口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 台灯 充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充电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装配在台灯或地灯上的充电器。
技术背景:
随着社会发展,手机的普及,手机拥有量逐年上升,手机充电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事情。为满足座充、旅充等需要而配备多个充电器,给人们的使用、携带、存放带来不便。由于手机充电器导线较长,如果几部手机同时充电,则充电器连线交织凌乱,插座拥挤;上班办公时,常有手机电池没电的情况,而手机充电器又不可能随身携带;出差、旅游因匆忙,时常会有忘记携带手机充电器的事情发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手机充电中的诸多不便,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在台灯或地灯上的充电器。可在办公室、宾馆等场所为多部手机或充电电池充电。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控制开关、控制电路板电源输入线、充电插头连线、电池充电夹连线;充电器上的手机充电控制开关、照明灯开关,充电指示灯、电压表、散热窗、手机及手机电池充电插孔均嵌入灯座面板上,手机座架通过手机座架固定片固定于灯座表面上,灯座表面上装有普通充电电池充电盒;220V电源输入线并联连接电压表与手机或手机电池充电控制开关、照明灯开关输入端,手机或手机电池充电控制开关与手机充电器电路板、普通电池充电器电路板的输入端连接,手机充电器电路板的输出端连接于各手机及手机电池充电插孔,普通电池充电器电路板的输出端连接在普通充电电池充电盒的金属导电极片上,各充电电路板均连接各充电指示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随时随地的为几部手机或充电电池进行充电,人们不会因为没携带充电器,而无法充电。利用万用充电器组为多个手机(或手机电池)、普通电池同时充电,结构简单,功能合理。本实用新型符合国家将统一手机充电器的规划。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1电源(220V)插头、2充电控制开关、3充电指示灯、4照明灯开关、5电压表、6手机座架、7手机座架固定片、8散热窗、9手机电池充电夹连线、10手机及手机电池充电插孔、11普通充电电池充电盒、12照明灯(台灯、地灯)、13手机(正在充电中)、14手机充电插头连线、15电源(220V)输入线、16手机充电器电路板(22)输出端与充电插孔(10)连接线、17充电控制开关(2)与充电电路板(22)输入端连接线、18普通充电电池电路板(24)与普通充电电池充电盒(11)连接线、19照明电子整流电路板(23)与照明灯(12)连接线、20充电控制开关(2)与普通电池充电器电路板(24)连接线、21照明灯开关(4)与照明电子整流电路板(23)连接线、22手机充电器电路板、23照明电子整流电路板、24普通电池充电器电路板。
从图1、图2中可知,本实用新型装配在台灯或地灯上的充电器上的充电控制开关2(开关为双控手拨式开关)、照明灯开关4,充电指示灯3、电压表5、散热窗8、手机及手机电池充电插孔10均嵌入灯座面板上,手机座架6通过手机座架固定片7固定于灯座表面上,照明灯12固定在灯座立柱上,灯座表面上嵌入式装有普通充电电池充电盒11。另配有充电插头连线14及手机电池充电夹连线9数个。手机充电器电路板22、照明电子整流电路板23、普通电池充电器电路板24均为现有技术产品,市场上均可购买到。
220V电源输入线15并联连接电压表5与充电控制开关2、照明灯开关4输入端,充电控制开关2输出端与手机充电器电路板22、普通电池充电器电路板24的输入端连接,照明灯开关4输出端与照明电子整流电路板23的输入端连接,手机充电器电路板22的输出端连接于各手机及手机电池充电插孔10数个,照明电子整流电路板23的输出端连接于照明灯12上,普通电池充电器电路板24的输出端连接在普通充电电池充电盒11的金属导电极片上,手机充电器电路板22、普通电池充电器电路板24均连接各充电指示灯3。照明灯开关4输出端联接于照明电子整流电路板23输入端,输出端联接于照明灯12;无整流器的照明灯灯口直接连接照明灯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仲瑞,未经梁仲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66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农村废弃物栽培佛甲草和垂盆草的工艺方法
- 下一篇:路灯接线盒的防水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