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蓄热式轧制油加热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76497.5 | 申请日: | 2008-03-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62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 发明(设计)人: | 赵金明;刘辉;孙海军;田世海;吕志勇;韩继征;张乃强;孙禹;马巨平;于世川;王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B28/00 | 分类号: | B21B28/00;B21B27/06;F16N39/04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伟 |
| 地址: | 063016河北省唐山***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蓄热 轧制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冷轧薄板生产工艺中所用轧制油的加热设施,属冷轧薄板生产设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冷轧薄板生产工艺中,大量使用轧制油。轧制油一般以桶装形式供应,每桶185升,码放在车间,使用时用油泵加入到轧机的储油箱中。在环境温度低于15摄氏度时,轧制油粘度很大,油泵抽送困难,油桶残留的油量增加,此时需要对油桶进行加热。加热方式一般采用水煮或蒸汽熏蒸的直接加热方式,加热过程中热能损失快损失量大,加热耗时长,费时费力。特别是在温度低的寒冷地区,加热成为影响轧制油及时方便供给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此,需寻求新的加热途径及相关的设施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蓄热式轧制油加热装置,以解决轧制油加热费时、费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称问题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蓄热式轧制油加热装置,构成中设置有蓄热箱、加热器、风机、电机,蓄热箱的顶部两侧设有鼓风口、抽风口,加热器安置于蓄热箱箱内顶部并对应鼓风口,风机、电机安置于蓄热箱的箱外顶部,风机的进、出口与抽风口、鼓风口相连通,电机与风机传动连接,蓄热箱上设有启闭门。
上述蓄热式轧制油加热装置,所述加热器为蒸汽加热器,其上的蒸汽进、出汽口、延伸到蓄热箱外。
上述蓄热式轧制油加热装置,所述蓄热箱为矩形箱体,四面壁板及顶板为保温板,所述启闭门为对开门。
上述蓄热式轧制油加热装置,所述风机的外表面及与抽风口、鼓风口之间的连通管道上包裹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
1.可利用蓄热箱存蓄热能,防止热能的散失,从而提高加热效率,缩减加热耗时;
2.蓄热箱上的鼓风口、抽风口相互远离,箱体内的加热器对应鼓风口,加热器的热能可在鼓风作用下得到快速的释放扩散,扩散降温后的较低温度冷风可由较远部位的抽风口抽出,在蓄热箱内形成理想的换热循环气流,可显著增强加热效率;
3.蓄热箱采用保温壁板有利于蓄热箱的保温升温,风机外表及连通管道上包裹保温层有利于提高风温;
4.可通过叉车将油桶成批运送到蓄热箱中,实现油桶运输的机械化作业,降低劳动强度,油桶运送、加热作业文明、省力、卫生;
本实用新型适宜作为冶金冷轧薄板生产中桶装轧制油的加热设施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附图中零部件标号分别为:1-蓄热箱、2-加热器、3-风机、4-电机、5-鼓风口、6-抽风口、7-启闭门、8-进汽口、9-出汽口。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2。蓄热箱1为密闭箱,其容积视桶装轧制油用量而定。蓄热箱顶部两侧的鼓风口5、抽风口6尽量远离,加热器2固定于蓄热箱的箱内顶部,对应鼓风口5,传动连接的风机3、电机4固定于蓄热箱的箱外顶部,风机3的进、出口与抽风口6、鼓风口5通过管道相连通,蓄热箱1上设有启闭门7。
参阅图1。加热器2可为蒸汽加热器或电加热器等,图示实施例中为蒸汽加热器,其进、出汽口通过管道8、9延伸到蓄热箱1外。
仍参阅图1。蓄热箱1可图示的矩形箱体,当然,也可为其它形状。矩形箱体的四面壁板及顶板为保温板,以利于保温。启闭门7为对开门,启闭方便,开启口大,叉车进出方便。
仍参阅图1。风机3的外表面及其与抽风口6、鼓风口5之间的连通管道可包裹保温层,以提高风温。
图示实施例中,蓄热箱1长5米,宽3米,高2.5米,风机3为4千瓦离心风机,每次可用叉车装进20桶轧制油。在北方冬季,一般6小时内便可将油桶加热到30摄氏度以上,轧机每天消耗12桶轧制油,一次加热可满足轧机的全天需求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唐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64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