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转子锤片式粉碎机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76197.7 | 申请日: | 2008-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77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发明(设计)人: | 崔英辉;崔贵拴;靳光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英辉 |
主分类号: | B02C13/20 | 分类号: | B02C13/20;B02C13/286;B02C13/26;B02C13/28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海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孟树勋 |
地址: | 052460河北省无极县***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子 锤片式 粉碎机 | ||
1、一种双转子锤片式粉碎机,具有机座、固定于机座上的机壳、它们的中心轴水平相互平行且旋转方向相同的两个转子、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转子上的锤片、两个筛片、位于机壳上端的进料口、设于进料口内的喂料机构、出料口、驱动两个转子的中心轴旋转的动力及传动装置,两个筛片从固定在机壳内侧壁上的筛梁的下方交汇处延伸至上述两个转子的上方,呈形,两个筛片与机壳构成两个相连通的粉碎室,每个粉碎室内具有上述的一个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喂料机构具有两个叶轮形喂料辊(1、1′),两个喂料辊分别位于上述两个转子(9)的上方,每个喂料辊各与一个变频电机(12)相连接;上述两个转子(9)的旋转中心线所形成的平面,其位于两个转子的旋转中心线之间的部分的中部上下位置,各具有一个设于粉碎室内的、防止没有被二次撞击的物料进入对面粉碎室的物料流的导料板(10、10′),所述的这两个导料板(10、10′)各由一个定位装置(5)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碎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每个导料板(10、10′)的横截面皆为等腰三角形;每个定位装置(5)皆具有用以固定导料板使之能绕其摆动的由机壳限位支撑的转轴(51)、位于机壳外面的摇臂(52)、固定于机壳外侧面的限位体(53)、螺栓(55)、螺母(54),每个导料板在其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位置与转轴固定连接,限位体(53)上带有一段圆弧形的开口槽,摇臂(52)的上端与转轴的从机壳伸出的伸出端固定连接,其下端带有一个连接孔,穿过限位体上的上述开口槽及摇臂的下端连接孔的上述螺栓(55),其内侧端由摇臂(52)的内侧壁限位,其外侧端由与之螺纹连接的螺母(54)锁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碎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每个导料板(10、10′)呈平板状;每个定位装置(5)皆具有用以固定导料板使之能绕其摆动的由机壳限位支撑的转轴(51)、位于机壳外面的摇臂(52)、固定于机壳外侧面的限位体(53)、螺栓(55)、螺母(54),每个导料板在其端部位置与转轴固定连接,限位体(53)上带有一段圆弧形的开口槽,摇臂(52)的上端与转轴的从机壳伸出的伸出端固定连接,其下端带有一个连接孔,穿过限位体上的上述开口槽及摇臂的下端连接孔的上述螺栓(55),其内侧端由摇臂(52)的的内侧壁限位,其外侧端由与之螺纹连接的螺母(54)锁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碎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每个导料板(10、10′)呈平板状,其两端具有延伸至机壳内侧壁与之固定连接的延伸段,每个定位装置(5)皆为机壳内侧壁和每个导料板两端的延伸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碎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的两个转子(9)的旋转中心线所形成的平面,其位于两个转子的旋转中心线之间的部分的中部上下相等位置,各具有一个设于粉碎室内的、防止没有被二次撞击的物料进入对面粉碎室的物料流的导料板(10、1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碎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的两个转子(9)的旋转中心线所形成的平面,其位于两个转子的旋转中心线之间的部分的中部上下相等位置,各具有一个设于粉碎室内的、防止没有被二次撞击的物料进入对面粉碎室的物料流的导料板(10、10′),这两个导料板中位于两个转子(9)的旋转中心线所形成的平面上方的导料板(10)其所在的转轴与粉碎室内的机壳内侧壁相接触,位于两个转子(9)的旋转中心线所形成的平面下方的导料板(10′)其所在的转轴与粉碎室内的筛梁上端面相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英辉,未经崔英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619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