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柱塞式定量铅液泵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76090.2 | 申请日: | 200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895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保;张戌有;郭杰文;陈彦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定金阳光能源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15/04 | 分类号: | F04B15/04;F04B53/10;H01M10/0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羡民;陈长庚 |
地址: | 071051***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柱塞 定量 铅液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电池零件铸造中使用的铅液泵,属特种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铅酸蓄电池铅极板及铅零件铸造设备中,铅液的间歇定量供给是由叶片式铅液泵和铅阀组合使用来实现的,通过控制铅阀打开时间来实现定量。由于叶片式铅泵的工作转速为2000转/分钟,且工作在450℃~500℃的铅熔液中,高温下材料的机械性能显著降低,因此高转速工作下的铅泵磨损较快,故障频繁,寿命低;另一方面,现有方式的间歇定量供铅是靠打开和关闭铅阀实现的,供铅量的大小由铅阀打开的时间控制,铅阀由于受到杂质及控制因素的影响经常出现密封不良甚至失效的故障,这样在供铅的间歇时间内,由于铅泵一直处于运行状态,高温铅液会从出口喷出,严重影响了设备的正常运行,也危及到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铅泵及铅阀磨损速度快、故障率高、寿命短及存在不安全因素的缺陷,进而提供一种安全可靠、故障率低、寿命长的柱塞式定量铅液泵。
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柱塞式定量铅液泵,它由气缸、柱塞及缸筒组件、吸铅阀组件、排铅阀组件、阀体、泵架、铅量调整机构组成,其中,缸筒固定于阀体上,柱塞通过连杆与气缸相连接,缸筒内腔与阀体内腔相连通,阀体内腔分别通过进铅孔和排铅孔与泵体外部的铅液和输铅管道相连通,在进铅孔和排铅孔的管路上分别安装有吸铅阀组件的器件和排铅阀组件的器件,铅量调整机构固定在泵架上,它的控制柱塞行程器件与柱塞连杆接头相配合。
上述柱塞式定量铅液泵,所述吸铅阀组件包括吸铅阀拉杆、吸铅阀杆、吸铅阀芯和导向压套,吸铅阀拉杆的上部与泵架为活动连接,下端连接吸铅阀杆的上端,吸铅阀杆的下端与吸铅阀芯相配合,并安装在阀体内腔中,导向压套封盖在吸铅阀芯的上方,在导向压套的侧壁上设有进铅孔,吸铅阀杆的下方阀体内腔与缸筒内腔相连通。
上述柱塞式定量铅液泵,所述排铅阀组件包括排铅阀拉杆、排铅阀杆、排铅阀芯,排铅阀拉杆的上部与泵架为活动连接,下端连接排铅阀杆的上端,排铅阀杆的下端与排铅阀芯相配合,排铅阀杆的下端和排铅阀芯位于阀体内腔中,排铅阀杆下方是排铅孔。
上述柱塞式定量铅液泵,所述吸铅阀组件D和排铅阀组件E分别设有复位弹簧8和阀杆连接头10、17,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吸铅阀拉杆和排铅阀拉杆的上部;所述吸铅阀拉杆与吸铅阀杆、排铅阀拉杆与排铅阀杆之间分别由各自的阀杆连接头连接在一起。
上述柱塞式定量铅液泵,在柱塞的下部有两个密封槽,密封槽中分别安装两个开口密封环,密封环与缸筒内壁及柱塞的密封槽端面分别形成密封配合。
本实用新型用柱塞、缸筒的方式替代叶片泵以获得足够的压力和供铅量,当需要供铅时,柱塞在缸筒中往复一个行程,而其它间歇时间则处于静止状态,最大限度减小了不必要的摩擦,柱塞在缸筒中的运行速度较低,也有利于降低磨损。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稳定准确的定量供铅,降低了铅泵的磨损,从而降低了故障率和提高了铅泵寿命;同时在铅阀出现密封故障时,高温铅液不会溢出造成危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是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侧视图;
图4是图2的S-S剖视放大图;
图5是泵架F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3中I部局部放大图。
图中标记如下:气缸A、柱塞及缸筒组件B、阀体C、吸铅阀组件D、排铅阀组件E、泵架F、铅量调整机构G、接头1、连杆2、缸筒压盖3、拉杆4、缸筒5、柱塞6、密封环7、弹簧8、吸铅阀拉杆9、阀杆连接头10、吸铅阀杆11、导向压套12、吸铅阀芯13、排铅阀杆14、排铅阀芯15、排铅阀拉杆16、阀杆连接头17。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由气缸A、柱塞及缸筒组件B、吸铅阀组件D、排铅阀组件E、阀体C、泵架F、铅量调整机构G组成。其设计原理是:气缸A带动柱塞6在缸筒5内移动,缸筒5与阀体C相连通,柱塞6移动时将铅液从外界吸入到阀体C和缸筒5内,或从阀体C和缸筒5向外排出。在此过程中,吸铅阀组件D和排铅阀组件E控制铅液进入或排出阀体C。
如图2~4所示,缸筒5固定于阀体C上,柱塞6通过连杆2与气缸5相连接,缸筒内腔与阀体内腔相连通,阀体内腔分别通过进铅孔K和排铅孔P与泵体外部的铅液和输铅管道相连通。
吸铅阀组件D和排铅阀组件E的下部安装在阀体C中,上部与泵架F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定金阳光能源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保定金阳光能源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60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