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循环高效厌氧废水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075917.8 | 申请日: | 2008-08-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550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 发明(设计)人: | 林荣忱;梁全民;胡勇;刘洋;周秀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升环保(天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江镇华 |
| 地址: | 300190天津市南开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高效 废水处理 装置 | ||
1.一种多循环高效厌氧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有:反应区(5);与反应区(5)一体形成并位于反应区(5)上端的沉淀区(24)和气体储存区(13);位于反应区(5)的底部向反应区(5)供水的进水系统(1);组成气液固分离系统的气液分离装置(12)和三相分离器(6),其中,气液分离装置(12)位于气体储存区(13)的外顶端并与反应区(5)通过混合液下降管(10)连通,三相分离器(6)位于反应区(5)上部的沉淀区(24)内的下端,并与气液分离装置(12)通过沼气提升管(11)连通;以及输入端与气液分离装置(12)相连通、输出端连通沼气贮存与处理系统的水封器(1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系统(1)采用水射器(3)和与其连通的旋流回转进水结构(2)构成;在反应区(5)的外周边还设置有污泥浓缩区(4),所述的污泥浓缩区(4)上端通过浓缩池排气管(20)与气液分离装置(12)连通,下端通过污泥排出管(19)与外部连通,还通过上清液排出管(18)与外部连通;在沉淀区(24)和气体储存区(13)之间还形成有清水区(16),在清水区(16)内设置有用于排水的浸没式穿孔出水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循环高效厌氧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液下降管(10)上还设置有与污泥浓缩区(4)相连通的排泥管(9),所述的排泥管(9)上还设置有阀门(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循环高效厌氧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外循环系统(14),包括有:循环水管(22)和安装在循环水管(22)上的循环泵(23),其中,循环水管(22)的上端口与浸没式穿孔出水管(8)连通,循环水管(22)的下端口与进水系统(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循环高效厌氧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反应区(5)上端的沉淀区(24)内还设置有用于增大沉淀区(24)的表面负荷、避免污泥流失的斜管沉淀结构(7),在斜管沉淀结构(7)上还设置有与外部连通的斜管区反冲洗管(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循环高效厌氧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系统(1)采用1个或者1个以上水射器(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循环高效厌氧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浸没式穿孔出水管(8)浸没在水面以下0.2~0.4m,孔径>2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循环高效厌氧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泥浓缩区(4)与反应区(5)一体形成,并位于反应区(5)的外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循环高效厌氧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泥浓缩区(4)与反应区(5)分体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升环保(天津)有限公司,未经康升环保(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591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