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纳制鞋内底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75342.X | 申请日: | 2008-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34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清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清林 |
主分类号: | A43B13/38 | 分类号: | A43B13/38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 顕 |
地址: | 300400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内底,特别是涉及一种上面布满凸出的纳制线迹的具有保健按摩作用的鞋内底。
技术背景
现有的鞋内底所用材料为皮革、塑胶、绒布、帆布等,位于鞋腔的内底面上,与脚底直接接触,用于改善鞋腔卫生性、穿着舒适性,并改善穿着的稳定性,其生产方法包括裁切、粘合、模压成型等工序。
目前的内底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普通内底,其功能简单,以满足日常穿用为目的;另一类为保健内底,采用各种特殊材料和结构,以期达到保健作用。但由于采用特殊材料和结构,降低了穿着的舒适性,不适于日常穿着。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91209502.4和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98802714.3分别公开了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鞋内底,其材质一般是发泡塑料,其凸出的实心或空心结构的颗粒体均较硬,穿着的舒适性较差,不适于日常穿着,只能在室内使用。另外,这种鞋内底的凸出部分容易损坏,损坏后便失去了保健按摩作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于日常穿着、舒适、耐用且具有保健功能的纳制鞋内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纳制鞋内底,包括覆面层,所述的覆面层上具有一层间隔设置的纳制出的线迹,线迹的位置对应足底的相应穴位。
所形成线迹的线优选为麻线,所述的覆面层至少从足弓的起点处延伸至足后跟末端。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改进,在足弓处的覆面层向上突出,形成突出部,突出部的形状与足弓的形状相适应。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改进,所述的覆面层由多层棉布粘合而成。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个改进,所述的鞋内底还包括一体设置在覆面层下面的底层。所述的底层的大小与鞋底或鞋内空间相适应。
本实用新型采用麻线等软线绳,在传统内底材料上纳制出一层具有凸起线迹的麻面覆面层,并与其它内底的底层材料一起,通过裁切、粘合、模压成型,形成具有一定保健作用的鞋内底。覆面层和底层形成一个整体,覆面层具有很好的吸水性,又具有按摩保健功能和良好的缓冲效应,在日常穿着过程中达到保健舒适的双重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纳制鞋内底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线方向的纵向剖面图;
图3是图1中的纳制鞋内底的横向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纳制鞋内底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纳制鞋内底包括:覆面层1,所述的覆面层1上具有一层间隔设置的纳制出的线迹2。虽然图1中的线迹2均匀分布在整个覆面层1上,但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线迹还可以根据足底穴位的分布而设置在与穴位相对应的位置处。
为了使形成的线迹不使人产生不舒适感,所述的线迹采用质地较软且比较结实的线绳通过纳制的方法分布在覆面层上,优选采用麻线纳制而成。所述的覆面层可以覆盖在整个底层上,即覆面层与底层的大小相同;也可以将覆面层设置在从足弓的起点至足后跟的末端处,或者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相应长度的覆面层1。
另外,虽然没有图示,为了使足弓处也得到支撑,优选的为,在足弓处的覆面层向上突出,形成一个突出部,突出部的形状与足弓的形状相适应。这样,可以对足弓进行支撑,有效地缓解足部的疲劳。
另外,在覆面层1的下面还可以一体设置一个底层3。底层3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定,例如,可以与鞋底的大小或鞋内空间相适应。
鞋内底的覆面层和底层的材料可以是现有的鞋内底用材料,如发泡塑料等。但是,为了增加鞋内底的吸汗性,可以用多层棉布粘合而形成覆面层1。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鞋的舒适性,还提高了鞋的缓冲性,使穿着更加舒适。
本实用新型的鞋内底可以用于制作成品鞋,也可以制成单独的鞋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清林,未经刘清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53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