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架桥面结构安全光纤智能检测及预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75283.6 | 申请日: | 200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917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发明(设计)人: | 赵锐;郑贵省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锐 |
主分类号: | G01D5/26 | 分类号: | G01D5/26;G01M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肖莉丽 |
地址: | 30016***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架桥 结构 安全 光纤 智能 检测 预警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监测系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适用于高架立交桥、高架快速路、高架铁路、桥梁等高架桥面结构安全的光纤检测及预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建造了大量高架立交桥、高架快速路、高架铁路、桥梁、隧道、输油管道等结构建筑设施。但由于自然灾害或人为原因等也会对上述结构建筑的安全造成威胁,如地震造成建筑的跨塌、变形等,人为原因撞击桥墩造成桥面跨塌、变形等,如果发现不及时,或不及时作出有效预警,常常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损失。目前,国内外都在致力于对建筑结构的安全进行有效检测的研究。现有的监测系统主要有分布式传光型光纤监测系统、分布式传感型光纤监测系统、光纤光栅传感器监测系统等。但由于上述几种监测系统成本高,限制了在实际中的推广应用。其中,分布式传光型光纤监测系统是通过一条光纤将若干个光纤传感器串接而成,主要存在下述不足:(1)由于系统的光功率损耗较大,因此,一条光纤只能接入有限的光纤传感器,一般仅能接入8—12个光纤传感器,检测点少。(2)分布式传光型光纤监测系统实质上是多个单测点光纤传感器的串接复用系统,一旦系统埋设安装后,测点无法增加。(3)既需要光纤,还必须接入传感器,系统成本高。分布式传感型光纤监测系统是把光纤制成“敏感元件型”光纤,光纤总线不仅起传光作用,还起传感作用,该系统需要特制的“传感型光纤”,即光纤任一点都要具有“传感器”功能,因此,成本较高。光纤光栅传感器监测系统采用高功率的波长扫描激光器产生调制的激光光源信号,用光纤感测信号,再利用光纤传输信号,仍是点测量,若在一条光纤上实现分布式的多点测量,成本很高,目前国产“裸栅”的单价在300元左右,只适于实验室使用,而模块化封装产品价格更高。而且,在需要光纤的同时,仍需须接入“传感器(高功率的波长扫描激光器)”,工程应用必须封装,不仅成本高,还增加了安装施工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成本低,敷设工艺简单,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的高架桥面结构安全光纤智能检测及预警系统。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架桥面结构安全光纤智能检测及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纤、光纤光路监测器和预警显示器,所述光纤光路监测器由激光发射/接收器的检测信号输出端与监测控制器连接而成,所述光纤的一端与激光发射/接收器的发射端连接,所述光纤的另一端与激光发射/接收器的接收端连接,所述监测控制器与预警显示器连接。
还包括固定在结构件端口处的V字形切线器,所述光纤置于V字形切线器两臂形成的V形口内,所述V字形切线器两臂内侧的下部为刀刃。
所述检测控制器与网络接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高架桥面结构安全光纤智能检测及预警系统由普通的光纤与光纤光路监测器和预警显示器组成,利用光纤光路的通断检测进行判断,抗电磁、射频及雷电等干扰能力强,不导电,抗腐蚀,反应快,能有效实现高架桥面结构的安全监测,并自动发布安全预警,避免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损失。
2.本实用新型采用普通光纤与光纤光路监测器组成,不需要与其他部件的配合,成本低,从而降低了整个系统的成本,而且,敷设工艺简单,有利于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3.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件的端口安装有V字形切线器,在高架桥面结构发生跨塌或变形时,既利用了结构件对光纤的拉断作用,又利用了切线器的切断作用,可以使光纤被可靠切断,系统可靠性高。
4.本实用新型将监测控制器与网络接口连接,有利于对各种高架桥面结构全方面的安全管理,而且,对于较长的路段可以实现分段安全监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架桥面结构安全光纤智能检测及预警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高架桥面结构安全光纤智能检测及预警系统的电路原理图;
图3为V字形切线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锐,未经赵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52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减小作用在潜水式抽运组件上的推力的系统
- 下一篇:隔爆型油气回收真空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