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拌热系统的混凝土废浆水循环处理池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74821.X | 申请日: | 200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861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石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奥兰德电子衡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 凤 |
地址: | 300402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系统 混凝土 水循环 处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流体物料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合在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砂石污水自动回收系统配套使用的具有拌热系统的混凝土废浆水循环处理池。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物。混凝土搅拌输送车、混凝土搅拌站等设备在工作和运输过程中,总会有一定量的混凝土不能在有效时间内进行浇筑使用,导致产生了残余混凝土,所产生的大量废料都是作为余泥倾倒,这样不但是一种浪费,而且还给用户增加了生产成本,同时也造成环境污染。为解决上述问题,一些厂家开发研制了混凝土废渣水回收设备,并具有各自的特点,但是,由于我国北方地区特别是东北地区冬季气温寒冷,在混凝土废浆水处理池中则会出现结冰现象,给混凝土废渣水回收装置在作业中使用带来一定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适合在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砂石污水自动回收系统配套使用的具有拌热系统的混凝土废浆水循环处理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具有拌热系统的混凝土废浆水循环处理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并排设置的数个搅拌池,在搅拌池一侧连接有澄清池,澄清池一侧连接有清水池,所述搅拌池、澄清池和清水池底部布有由加热管道构成的拌热系统。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加热管道为环形加热管道。
所述水平并排设置的搅拌池包括A、B、C、D四个搅拌池,四个搅拌池分为两组,每组两个搅拌池之间开有连通的底部泄水口,两组相邻的两个搅拌池上部开有上溢流槽。
所述澄清池和清水池各为A、B两个,在两个澄清池之间和两个清水池之间分别开有相通的底部泄水口。
所述搅拌池D的上部与澄清池A的上部制有相贯通的上溢流槽,澄清池B的上部与清水池A上部制有相贯通的上溢流槽。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科学有效地利用了混凝土搅拌行业的供热资源,这样可提高回收系统在冬季施工的利用率,并能保证本系统在冬季施工的正常运转。此外还可节约了分离水泥和砂石的用水,对残余混凝土回收再利用效果显著,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环保效益十分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搅拌池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澄清池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清水池主视图;
图6是图5的B—B剖视图。
图中:1、搅拌池;1—1、底部泄水口;1—2、上溢流槽;2、澄清池;2—1、底部泄水口;2—2、上溢流槽;3、清水池;3—1、底部泄水口;3—2、上溢流槽;4、加热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图6,具有拌热系统的混凝土废浆水循环处理池,它包括水平并排设置的至少四个搅拌池1,在搅拌池1一侧连接有澄清池2,澄清池一侧连接有清水池3,所述四个搅拌池、澄清池和清水池底部均布有由环形加热管道4构成的拌热系统。这样可充分利用混凝土行业的供热资源,以使混凝土回收利用系统可在冬季,尤其是在气候恶劣的东北地区保证正常作业。所述水平并排设置且相互连接的搅拌池1包括A、B、C、D四个搅拌池,四个搅拌池分为两组,每组两个搅拌池即A和B、C和D之间开有连通的底部泄水口1—1,两组相邻的两个搅拌池即B和C上部开有上溢流槽1—2。所述澄清池2和清水池3各为A、B两个,在两个澄清池之间开有相通的底部泄水口2—1,两个清水池之间开有相通的底部泄水口3—1。所述搅拌池1D的上部与澄清池2A的上部制有相贯通的上溢流槽2—2,澄清池2B的上部与清水池3A上部制有相贯通的上溢流槽3—2。当搅拌池A和B内的水位高于池内的上溢流槽1—2时,水即自动溢流至搅拌池C和D内,此时混凝土泥浆沉淀,溢流出的水基本是清的。当搅拌池C、D内的水位高于池内上溢流槽2—2时,水会自动溢流至澄清池2A和2B,此时混凝土泥浆再沉淀,当澄清池的水位高于上溢流槽3—2时,池内的水自动溢流至清水池3A和3B内,此时,溢流入清水池内的水几乎清澈见底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奥兰德电子衡器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奥兰德电子衡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48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焦炉拉条沟盖砖
- 下一篇:一种低压力反渗透水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