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含氧净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74090.9 | 申请日: | 2008-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202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发明(设计)人: | 邓闵键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闵键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C02F1/68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高凤荣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含氧 净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净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提高水中含氧量且溶于水中的空气会形成微细气泡的高含氧净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净水装置,如图8所示,该净水装置9具有一入水口91与一出水口92,且欲进行过滤的水源是由该入水口91流入该净水装置9,而经由过滤后的干净水源会流至该出水口92排出,供使用者可直接饮用过滤后的干净水源,或在进行煮沸后再行饮用。
前述的净水装置9,通常仅只于单纯进行水中杂质的过滤,并无法进一步提升水中的含氧量。因此,如何增加水中的含氧量,以令使用者于长期饮用后可增加人体含氧量,则为本实用新型欲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高含氧净水装置,其是改善旧有的净水装置,使该净水装置不仅可过滤水中杂质,并可提高水中的含氧量,以利人体吸收促进新陈代谢。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含氧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具有至少一过滤器与一气液混合装置,该过滤器具有一第一入水口与一第一出水口,而该气液混合装置包括:一泵,其具有一第二入水口与一第二出水口,该第二入水口是与该第一出水口相通,且该第二入水口与该第一出水口之间设有至少一第一进气阀,而该第二出水口连通于一供水流道,并以该第一进气阀导入空气进入该泵,使该泵进行加压时,将空气与水源进行气液混合,再由该第二出水口输送至该供水流道;一螺旋管,其是与该供水流道相连通,使该供水流道中含有气液混合的水源流入该螺旋管中,以再次进行气液混合,其是使空气与水源可于该螺旋管内进行交叉旋动混合,并可由该螺旋管输送出富含氧量的水源。
前述的高含氧净水装置,其中泵为一高压泵。
前述的高含氧净水装置,其中第一进气阀为一止逆阀。
前述的高含氧净水装置,其中供水流道中增设一调节阀,供调节该
供水流道流入该螺旋管中的水流流量,且同时调节该供水流道流入该螺旋管中的出水压力。
前述的高含氧净水装置,其中调节阀为一限流阀。
前述的高含氧净水装置,其中供水流道中增设一储水压力筒,供储存已经过该泵进行第一次气液混合动作的水源,并借由该储水压力筒进行蓄压,供水源由该储水压力筒输出时进行二次增压。
前述的高含氧净水装置,其中供水流道中装设至少一卧式过滤器,将该螺旋管置入于该卧式过滤器内,且将该螺旋管两端分别接设于该卧式过滤器所设的一第三入水口与一第三出水口。
前述的高含氧净水装置,其中气液混合装置还设有一气液混合桶,该气液混合桶设有一制水阀座,供该气液混合桶内形成一密闭空间,且该螺旋管是设置于该密闭空间内,而该制水阀座具有一入水部与一出水部,该入水部与该供水流道及该螺旋管相连通。
前述的高含氧净水装置,其中制水阀座设于该气液混合桶底部。
前述的高含氧净水装置,其中螺旋管其中一端设于该制水阀座上。
前述的高含氧净水装置,其中制水阀座具有一与该气液混合桶的密闭空间相连通的导流孔。
前述的高含氧净水装置,其中螺旋管还具有一高压出水口,该高压出水口具有一呈扁平状的开口端,使水源可由该螺旋管的高压出水口的开口端送出。
前述的高含氧净水装置,其中螺旋管还具有一高压出水口,该高压出水口具有一呈扁平状的开口端,使水源可由该螺旋管的高压出水口的开口端送出。
前述的高含氧净水装置,其中高压出水口对应该气液混合桶的顶缘一侧。
前述的高含氧净水装置,其中气液混合桶还设有至少一第二进气阀,并以该第二进气阀进行第二次空气导入,而于该密闭空间进行气液混合。
前述的高含氧净水装置,其中第二进气阀为一止逆阀。
前述的高含氧净水装置,其中气液混合桶内置放数个颗粒状的过滤单元,并以该等过滤单元对气液混合桶内的水源再次进行过滤,并以该等过滤单元的相互挤压碰撞,令气液混合更为均匀持久,进而更提高水中的含氧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是改善旧有的净水装置,使该净水装置不仅可过滤水中杂质,并可提高水中的含氧量,以利人体吸收促进新陈代谢。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闵键,未经邓闵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40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高透明双面便利贴结构
- 下一篇:一体式双作用千斤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