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前驱动后转向三轮车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73964.9 | 申请日: | 2008-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528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赵维新;潘伟;薛继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伟;赵维新 |
主分类号: | B62K5/02 | 分类号: | B62K5/02;B62K2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红 |
地址: | 300181天津市河东***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转向 三轮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三轮车,尤其涉及一种前驱动后转向三轮车。
背景技术
在我国南方和欧洲较普遍使用的一种前轮是双轮并将货箱放在双轮上方的三轮车,其后轮为主驱动轮,骑行者通过车把控制前双轮转向。该结构车型骑行比较省力。直行时,双轮和后轮之间形成的等边三角形可以保持三轮车的平稳。但是,当三轮车转弯时,随着三轮车转向其三角形角度发生变化,破环了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轮车极易翻车,造成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前驱动后转向三轮车,它将驱动方式改为前驱动,骑行者通过车把的转向机构控制三轮车后轮,以确保三轮车转弯时不会翻车。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前驱动后转向三轮车,包括与前车架通过轴架连接的前双轮、与叉管连接的后轮及与叉管连接的三角形车架、车架连接传动飞轮机构,其特征是:所述传动飞轮机构通过链条与设置在前车架前轴上的链轮链接,所述后轮与把立管通过四连杆转向机构连接。
所述四连杆转向机构由与后轮连接的叉管上套装有万向套、把立管下端连接的万向套,及在两万向套之间连接的连杆组成。
所述飞轮与链轮之间设有固定在车架轴架上的变速轮机构并通过链条传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将后驱动方式改为前驱动方式,并通过四连杆后轮转向机构,使骑行者通过车把控制三轮车后轮,保持三角形的稳定性,以确保三轮车转弯时不会翻车。减小转弯半径。骑行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万向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四连杆转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前驱动链轮的传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前驱动后转向三轮车,包括与前车架1通过轴架2连接的前双轮3、与叉管4连接的后轮5及与叉管连接的三角形车架6、车架连接传动飞轮机构7,所述传动飞轮机构通过链条8与设置在前车架前轴上的链轮9链接,所述后轮与把立管10通过四连杆转向机构14连接。所述四连杆转向机构由与后轮连接的叉管上套装有万向套11、把立管下端连接的万向套11及在两个万向套之间连接的连杆12组成。所述飞轮与链轮之间的设有固定在车架轴架上的变速轮机构13并通过链条经过二次传动。当三轮车转弯时,骑行者通过控制车把带动四连杆转向机构及后轮转向,同时推动前双轮随之转向。其转向半径可以变得很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伟;赵维新,未经潘伟;赵维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39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补充用显影剂和图像形成方法
- 下一篇:用于治疗和预防糖尿病的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