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钻具工作盘定位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73875.4 | 申请日: | 2008-0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52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 发明(设计)人: | 林清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清山 |
| 主分类号: | B23Q1/25 | 分类号: | B23Q1/25;B23Q3/15 |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钱凯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工作 定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具工作盘定位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方便供钻具使用以固定加工物的工作盘。
背景技术
一般业界若欲于加工物上进行钻孔穿设等作业,如图12的现有结构示意图所示,皆需利用钻孔机、攻牙机等钻具,而其加工物可能是铁板、钢材、模具板或是机械零件等,其面积大小不定,且差异甚大,难以简单的由老虎钳或其它夹持器来固定于钻具的工作盘上,如此则会令工作人员作业上备感艰辛事倍功半,其中若是所欲钻凿的加工物属于细小零件时,便需要先把老虎钳用螺丝或其它夹持器锁定于工作盘上方可进行作业,更增加操作上的麻烦,因此,若改用磁性工作盘来吸附固定加工物,必可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工作盘本身是需配合钻孔作业的进行而视情况旋转调整,以利于控制加工物的钻设部位,但磁性工作盘则又因内部设有产生磁场用的线圈绕匝,故欲令其可旋转调整则必需有相配合的设计,否则在工作盘旋转的情况下,极易造成开路而电流无法导通,如此则无法产生磁场而失去磁性工作盘的作用;因此该工作盘必需有一部分与钻具固定以利接设导线形成通路产生磁场,而另一部分则需呈可旋转的状态以利调整工作物及作业。
再者,一磁性工作盘可需配合不同规格的钻孔机、攻牙机等钻具使用,以增加该工作盘的适用性,由此可知工作盘设计上的不易,需兼顾导线通路间的稳定性、通电产生磁场的强度、旋转工作盘时的线路问题、以及可搭配的钻具规格适应性。由上所述可知一磁性工作盘的设计并非易事。
请参阅中国台湾专利申请案号079206321号,『钻孔攻牙机的电磁旋转式工作承座』专利,其工作盘上固定设计结构复杂,主要是利用诸多螺栓等迫紧件由钻具相对应的套接部径向锁入,以固定该工作盘不致旋动,但如此的设计方式不仅结构复杂难以组装,且所能对应的钻具尺寸规格有限,在拆换工作盘时亦相当不易,甚致是属于一次性固定便无法拆下的工作盘。
又,该工作盘的轴杆尺寸受限于复杂的结合方式,更难以有效配合各式不同尺寸的钻具,进而造成一种工作盘仅可搭配一种规格钻具使用的窘境,如此制造者或消费者在仓储上亦需预备多种尺寸的工作盘,造成成本与空间的双重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钻具工作盘定位结构,工作盘不仅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有别于现有技术繁杂的设计,便于使用者组装或拆换;再者,可配合各式不同尺寸钻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钻具工作盘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工作盘本体包括一承置部以及一连接部,其中:该承置部包括一承载面、一线圈绕匝以及一轴杆,该承载面外侧供承载用,而该承载面的底侧则为承置部容设线圈绕匝之处,该线圈绕匝可在通电时产生磁场,而该轴杆是呈一杆状,供结合钻具;该连接部是套设于该轴杆上,且该连接部设有导电组,该导电组与线圈绕匝呈电性连接,且该导电组供外部电力接续,该连接部上设有定位组,该定位组上是设有至少一固定孔,该固定孔供至少一固定杆组设,借该固定杆卡固以令定位组不随承置部旋动,而达到保持导电组与外部电力接续导通的功效。
前述的钻具工作盘定位结构,其中固定杆上设有卡杆以增强夹固效果。
前述的钻具工作盘定位结构,其中承置部包括有一轴套,该轴套是套设于轴杆外侧以改变尺寸。
前述的钻具工作盘定位结构,其中导电组包括不相连通的二导电环,借该二导电环供作连接外部电力以及线圈绕匝。
前述的钻具工作盘定位结构,其中工作盘本体配合有一护线架组以提供保护线路用。
前述的钻具工作盘定位结构,其中承置部供设有内外层的双重线圈绕匝,或数个较小线圈绕匝位于一较大线圈绕匝的外侧。
前述的钻具工作盘定位结构,其中定位组上具有数个固定孔,供二固定杆组设,以呈夹固的方式卡固定位组。
前述的钻具工作盘定位结构,其中固定孔的数量为三个以上,并借由调整固定杆组设在不同的固定孔上,以达到调整适应不同尺寸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盘不仅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有别于现有技术繁杂的设计,便于使用者组装或拆换;再者,可不配合各式不同尺寸钻具,借由调整固定杆的位置。以及轴杆与不同外径轴套的搭配使用,而有效适应各种大小钻具使用,以增加整体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分解立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清山,未经林清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38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扶双调自控式井口防喷装置
- 下一篇:微型记忆卡连接器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