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弹性动态脊柱内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73752.0 | 申请日: | 200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07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国;毕宏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威曼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4天津市华苑产业***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性 动态 脊柱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该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性动态脊柱内固定装置,属骨科手术中通过脊柱前后路特别是后路治疗脊柱病变。适用于因脊柱退变、创伤及矫形手术时矫形系统的固定,改进治疗所涉及的节段的运动模式,保持或重新建立组织的功能。动态稳定固定的特点是在脊柱正常的弯曲曲线的弯曲方向是柔性的,而在压缩、剪切和转动方向是刚性的。
背景技术
一些钉棒连接系统的使用是在脊柱退变、创伤手术时,连接棒固定在椎弓根钉上,节段之间各方向的受力均为刚性的,这对于功能的恢复有着很大的阻碍,尤其对一些疼痛源引起的疼痛、炎症,需要提供一种充分的动态的稳定系统显得无能为力。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弹性动态脊柱内固定装置,以利于解决治疗的同时尽可能使功能恢复,缓解、治疗一些疼痛源引起的疼痛,并且可与非弹性连接棒互用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弹性动态脊柱内固定装置,该装置包括有弹性连接棒,其中:所述弹性连接棒的外层是由一组一定数量的短金属管串连而成,所述弹性连接棒的内芯是由一组一定数量的金属丝组成,将弹性连接棒的两端封闭,封闭后的弹性连接棒可由0°向各方向弯曲至8°;将该弹性连接棒置于椎弓根钉的固定锁紧装置中如:分体球连接脊柱内固定装置、U型钉等组成一种弹性动态脊柱内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该装置有效地实现了动态稳定固定,在脊柱正常的弯曲曲线的弯曲方向是柔性的,弯曲限度为8°,而在压缩、剪切和转动方向是刚性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主视图A-A剖面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主视图局部放大图。
图中:
1、弹性连接棒 2、金属管 3、金属丝 4、椎弓根钉 5、锁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弹性动态脊柱内固定装置的结构加以说明。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弹性动态脊柱内固定装置,该装置包括有弹性连接棒1,其中:所述弹性连接棒1的外层是由一组一定数量的短金属管2串连而成,金属管2的一端是圆弧凸台,另一端是圆弧凹台,将一组这样的金属管2首尾相连;所述弹性连接棒的内芯是由一组一定数量的金属丝3组成,将弹性连接棒1的两端封闭,封闭后的弹性连接棒1可由0°向各方向弯曲至8°;将该弹性连接棒1置于椎弓根钉4的固定锁紧装置5中如:分体球连接脊柱内固定装置、U型钉等组成一种弹性动态脊柱内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一种弹性动态脊柱内固定装置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弹性动态脊柱内固定装置弹性连接棒1其外层是由一组短金属管2串连而成,金属管2的一端是圆弧凸台,另一端是圆弧凹台,将一组这样的金属管2首尾相连;弹性连接棒1的内芯是由一组金属丝3组成,将金属丝3穿入一组短金属管2使金属丝3在金属管2中留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将弹性连接棒1的两端封闭,封闭后的弹性连接棒1可由0°向各方向弯曲至8°。这样就实现了在脊柱正常的弯曲曲线的弯曲方向上弹性连接棒1是柔性的,而在压缩、剪切方向是刚性的,这一点是实现动态稳定固定的有效设计之一。将该弹性连接棒1置于椎弓根钉4的固定锁紧装置5中,如:分体球连接脊柱内固定装置、U型钉等组成一种弹性动态脊柱内固定装置,有效地实现了动态稳定固定,进而能够改变治疗所涉及的椎体节段的运动模式,保持或重新建立组织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威曼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威曼生物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37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