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面毛圈圆编机的三角轨道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73632.0 | 申请日: | 2008-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272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发明(设计)人: | 洪荣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荣豪 |
主分类号: | D04B15/32 | 分类号: | D04B15/32;D04B9/1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安延伦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面 毛圈圆编机 三角 轨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面毛圈圆编机的三角轨道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能避免断纱和爆孔的现象,使织针于动作时较为省力、顺畅的双面毛圈圆编机的三角轨道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双面毛圈圆编针织机的结构,通常是于针筒的生克片槽装设有两不同形状的生克片,及于针筒的织针槽装设织针,且于针筒的外部上、下各设以三角轨道,并使生克片的片脚及织针的针脚各别置入于上、下三角轨道内,借由针筒的旋转及三角轨道的轨迹,以驱动生克片与织针的动作,并配合喂纱器的纱线来进行织针钩纱编织布料,然而,公知的双面毛圈圆编机的三角轨道结构,并无驱使生克片与织针做特殊动作的行程设计,通常仅能编织出双面毛圈形态的布面,其面毛的毛圈无法控制长短一致,使面毛的毛圈长度参差不齐,甚至于会有断纱和爆孔的现象产生,因此无法提升织物的质量。
设计人有鉴于此,乃秉持从事该项业务多年经验,经不断研究、实验,终于设计出一种双面毛圈圆编机的三角轨道结构,利用三角轨道的轨迹变化以驱动生克片与织针做特殊的动作行程,以改进上述种种缺点,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及大幅提升织物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双面毛圈圆编机的三角轨道结构,使编织后的布料其面毛的毛圈长短一致、整齐,且能避免断纱和爆孔的现象,并能使织针于动作时较为省力、顺畅。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前述的双面毛圈圆编机的三角轨道结构,是于上三角轨道吃纱段的前段设为使生克片较为前伸的凸槽区,其后则连接可让生克片稍微回缩的凹槽区,使能驱动生克片于顶纱后即稍微回缩以配合织针的收针,可让布面于成型双面毛圈时,其毛圈纱有所缓冲不会处于绷紧状态,以避免当织针收针钩拉毛圈纱时,发生断纱和爆孔的现象,而使织物产生瑕疵。
前述的双面毛圈圆编机的三角轨道结构,并于上三角轨道吃纱段的后段设为驱使生克片再稍微前伸的凸槽区,是让生克片于织针脱圈前再次顶砥面毛的毛圈,可使编织后的布面面毛,其毛圈长短一致、整齐,能大幅提升织物的质量。
前述的双面毛圈圆编机的三角轨道结构,是于下三角轨道半针段的前端设有使织针较为下降再稍微上升的凹槽区,借由该凹槽区的缓冲,可使织针的动作行程较为省力、顺畅,以减小织针的磨损,进而可增长织针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编织后的布料其面毛的毛圈长短一致、整齐,且能避免断纱和爆孔的现象,并能使织针于动作时较为省力、顺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各机件设置的关系位置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生克片及上三角轨道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织针及下三角轨道立体示意图。
图4~图11是本实用新型生克片及织针与上、下三角轨道配合,进行编织双面毛圈布的动作行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三角轨道 11-凸槽区 12-凹槽区
13-凸槽区 2-下三角轨道 21-凹槽区
3-生克片 31-片脚 4-织针
41-针脚 5-喂纱器 6-布料
61-毛圈 7-针筒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双面毛圈圆编针织机的三角轨道结构的配件与一般公知的双面毛圈圆编针织机相同,是于针筒7的生克片槽装设有两不同形状的生克片3,及于针筒7的织针槽装设织针4,且于针筒7的外部上、下各设以上、下三角轨道1、2,并使生克片3的片脚31及织针4的针脚41各别置入于上、下三角轨道内1、2,借由针筒7的旋转及上、下三角轨道1、2的轨迹,以驱动生克片3与织针4的动作,并配合喂纱器5的纱线来进行织针钩纱编织布料,而本实用新型主要是于驱动生克片3动作的上三角轨道1的吃纱段,于其前段设为使生克片3较为前伸的凸槽区11,其后则连接可让生克片3稍微回缩的凹槽区12,且于吃纱段的后段再连接可让生克片3再稍微前伸的凸槽区13,并于驱动织针4动作的下三角轨道2的半针段前端,设有使织针4稍微下降再行回升的凹槽区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荣豪,未经洪荣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36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