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接触式断路和短路双态汽车乘员感知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73032.4 | 申请日: | 2008-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85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淑芹;于枫;张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夸克普精汽车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015 | 分类号: | B60R21/015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宏伟 |
地址: | 130033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断路 短路 汽车 乘员 感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接触式断路和短路双态汽车乘员感知器,用于检测机动车的乘客座椅是否被占用,属于车辆安全探测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代的车辆中,座椅占用传感器被广泛的使用,以便检测乘客座椅是否被占用。关于乘客座椅占用的信息可以随后使用,以便控制对一个或多个与车辆座椅相关联的气囊的展开。目前的大部分传感器是采用压电式碰撞传感器,它是在普通的压电式传感器的电荷输出端接上内装电路,并且传感器的压电元件作为内装电路中运算放大器的反馈元件。该传感器中电路复杂,并且容易出问题,放大信号很难的准确,所以传感器传感的不是很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接触式断路和短路双态汽车乘员感知器,采用接触式断路和短路两种状态为开关,工作性能安全可靠,经济实用,克服了现有压电式碰撞传感器电路复杂、传感信息不准确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如下:隔板由绝缘粘胶带构成,其上分布有若干通孔;隔板的两面依次复合由导电碳浆层和导电银浆层构成的导电复合层状结构,导电银浆层与导电碳浆层分别为若干触片形状构成,触片位于隔板的通孔位置处,构成触发开关;隔板一侧的导电银浆为两组独立的第一、第二电极接车辆控制系统;隔板另一侧的导电银浆为第三电极;绝缘薄膜构成的底薄膜承载体和压感薄膜承载体,复合在导电银浆层外构成层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在应用时,将感知器设置于座椅的蒙皮和发泡之间,来感测其是否受到外界压力,当感知器上无外界压力作用时,导电银浆层的第一、第二电极成断路状态;当有外力作用在感知器上时,第一、第二电极通过导电银浆层的第三电极连接构成短路连接状态。感知器存在两个状态,断路状态和短路状态,并将信号传送给车辆控制系统,进而判定座椅上是否有乘员的存在。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的优点在于:采用接触式断路和短路两种状态为开关,工作性能安全可靠,经济实用,克服了现有压电式碰撞传感器电路复杂、传感信息不准确的缺点,保证了车辆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隔板4、导电碳浆层3、5和导电银浆层4、6及绝缘薄膜构成的底薄膜承载体7和压感薄膜承载体1构成层状结构。其中,隔板4由绝缘粘胶带构成,其上分布有若干通孔8;隔板4的两面依次复合有导电碳浆层3、5和导电银浆层2、6构成的导电复合层状结构,导电银浆层2、6与导电碳浆层3、5为若干触片串联结构,触片位于隔板4的通孔位置处,构成触发开关;导电银浆6为两组独立的第一、第二电极接车辆控制系统;导电银浆2为第三电极;绝缘薄膜构成的底薄膜承载体7和压感薄膜承载体1,复合在导电银浆层2、6外构成层状结构。
根据图2所示,无外界压力时,感知器内导电银浆层6的第一、第二电极成断路状态;当外力作用在感知器上时,挤压使导电银浆层6的第一、第二电极通过导电银浆层2的第三电极连接构成短路连接状态,接车辆控制系统实现车内有无乘员的探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夸克普精汽车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春夸克普精汽车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30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三轴挂车防抱死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力机车受电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