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在线监测双膜净水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73028.8 | 申请日: | 2008-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591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黄江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江丽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C02F1/44 |
代理公司: | 吉林市达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天休 |
地址: | 132011吉林省吉林市船***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在线 监测 净水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设备的改进,具体说是一种在线监测双膜净水设备,属水的净化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水的净化处理设备和技术比较多,有各种大型的设备和工艺、小型净化器以及催化剂、净水剂等等。大型设备和工艺适用于工矿企业、污水处理厂,以及河流、湖泊等大型水体的净化。小型净水器主要有太阳能、紫外线、电解、纳米、化学、物理等不同净水途径,适合于小规模的净水要求。这些大型净水设备不同程度存在着结构复杂、操作不方便、占地面积大等缺点;小型净水器虽然结构简单,但处理的水质一般达不到纯净水的要求、不能进行实时监测净水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占地面积小、可实时监测净水效果的在线监测双膜净水设备。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这种在线监测双膜净水设备,由给水水箱、与给水水箱连通的给水泵,净水蓄水箱、与净水蓄水箱连通的净水出水泵构成,其特点是给水泵的输出端与微滤膜过滤器的输入端连通,微滤膜过滤器的输出端与软化装置的输入端连通,软化装置的输出端与另一个微滤膜过滤器的输入端连通,另一个微滤膜过滤器的输出端与高压泵的输入端连通,高压泵的输出端与反渗透过滤器的输入端连通,反渗透过滤器的输出端与净水蓄水箱连通;在净水蓄水箱与净水出水泵之间或在净水蓄水箱中设有紫外消毒杀菌器;在给水管路和净水管路中设有检测给水和净水电导率的电导率在线监测仪。
所述的微滤膜过滤器可采用抗污染微米级膜组件;根据水质的不同,反渗透过滤器由至少1级和至少1段超低压反渗透膜组件组成;软化装置由罐体和离子交换树脂组成。
所述的紫外消毒杀菌器由紫外灯构成。
所述的电导率在线监测仪可选用现有的各种电导率监测仪,在线监测源水给水和净水出水的电导率。
为了进一步提高在线监测双膜净水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在净水设备的不同位置,可以选用现有的各种自控元件和电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分别设有进水自动控制系统、制水自动控制系统、用水自动控制系统等,使在线监测双膜净水设备实现一键制全自动运行方式。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选用现有的各种过滤材料和设备,以及净水通用的管路部件等,并采用常规的技术制作,容易实施。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
1、水过滤通过双膜,即微滤膜和反渗透膜联用,并采用紫外光催化氧化杀菌技术,实现对处理水的生物与化学污染的多级屏障。不加任何药剂,即可安全高效的除去水中的无机盐、重金属、余氯、三氯甲烷、各种有机物、细菌和病毒等危害人体健康的有害物质,去除率高达99%。
2、水的电导率是反映水质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直接反映水中的杂质残留的多少。在给水管道和净水管道中设有检测给水和净水电导率的电导率在线监测仪,可实时在线监测源水给水和净水出水的电导率,使使用者随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况和水质的良好程度,保证净水设备的正常可靠运行。
3、把饮用水和生活用水彻底分开,以自来水或井水为水源,净化后的纯净水可直接饮用,分离出来的非净化水可回收用于生活用水,充分利用和节约水资源,实现清洁生产,无二次污染。
本实用新型可应用在办公楼、学校、医院、宾馆、企事业单位等各种场合,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与现有的净水设备相比,具有工作安全稳定、运行可靠、操作简单、占地面积少、实时监测、随制随喝、净水新鲜口感好、应用范围广等优点,具有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给水水箱、2给水泵、3微滤膜过滤器、4软化装置、5微滤膜过滤器、6高压泵、7反渗透过滤器、8净水蓄水箱、9紫外消毒杀菌器、10全自动净水出水泵、11电导率在线监测仪、12自来水供水管、13纯净水出水管、14非净水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江丽,未经黄江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30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