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压力传感器的汽车座椅用电加热垫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72561.2 | 申请日: | 2008-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60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赵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朗智亿成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56 | 分类号: | B60N2/56;H01H13/02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建成 |
地址: | 102200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压力传感器 汽车座椅 用电 加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座椅用电加热垫,特别涉及一种带有压力传感器的汽车座椅用电加热垫。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电热椅内装有电加热垫用来加热,汽车电热椅的电源控制主要是依靠汽车钥匙开关及本身的温度传感器双重控制,钥匙开关接通后,汽车电热椅开始发热,当达到设定的温度时,温度传感器将该温度值信号传递给控制电路,由控制电路自动切断电源,当温度降低到设定的温度值时,控制电路再自动接通电源,使汽车电热椅继续发热。
该种温度控制方式具有二个缺点:一是一旦温度传感器失灵,则汽车电热椅会无限升温,发现不及时会发生火灾;二是汽车停驶不用后,忘记关闭钥匙开关,则汽车电热椅还继续发热,浪费了汽车电瓶的电能,时间长了,电瓶的电会被放尽,汽车无法再次启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汽车电热椅电源存在的不安全及忘记关闭电源浪费电瓶电力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发可克服上述缺点带有压力传感器的汽车座椅用电加热垫。
本实用新型包括有一电加热垫,该电加热垫内设置有电加热器、热保护器、温度传感器,其中的热保护器与电加热器串联在一起,热保护器和电加热器通过温控电路与汽车电源电连接,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电加热垫内,温度传感器与温控电路连通,还具有一压力传感器,该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电加热垫内或汽车座椅的椅座敷面下,该压力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串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
当汽车钥匙开关开启后,汽车电瓶的电源向汽车座椅的电加热垫传递,汽车座椅上未有人坐时,压力传感器未接通,此时,温度传感器呈断路状态,温度传感器不向温控电路发出信号,温控电路控制不向电加热垫供电,汽车座椅不发热。当汽车座椅有人坐上时,压力传感器在人体重力的压触下而导通,汽车座椅开始发热,汽车座椅在一直有人坐的过程中,其温度的大小由温度传感器和温控电路控制调节,当乘坐在汽车电热椅上的人离开后,压力传感器断开,此时,温度传感器呈断路状态,温度传感器不向温控电路发出信号,温控电路控制不向电加热垫供电,汽车座椅停止加热。
本实用新型是在汽车座椅用电加热垫内增加了一个由人体重力控制的压力传感器,增加了汽车电热椅使用的安全性,可避免火灾的发生,同时可避免不必要的汽车电瓶电力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压力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压触开关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包括有一电加热垫1,该电加热垫1内设置有电加热器2、热保护器3、温度传感器4,其中的电加热器2所用的加热元件可以是普通的电阻丝或碳纤维丝或碳膜或金属膜,热保护器3与电加热器2串联在一起,热保护器3和电加热器2通过温控电路5与汽车电源6电连接,温度传感器4设置在电加热垫1内,温度传感器4与温控电路5连通,还具有一压力传感器7,该压力传感器7设置在电加热垫1内或汽车座椅的椅座敷面下,该压力传感器7与温度传感器4串联。
请参阅图2、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压力传感器的具体结构,在该压力传感器7的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7分布有十只压触开关71,该十只压触开关71并联在一起,该压力传感器7是由上层塑膜72、中层塑膜73、下层塑膜74热合在一起构成,其中的上层塑膜72和下层塑膜74的内面重叠印刷有银膜75和碳膜76作为导线,压触开关71是由相对应的上层塑膜72内面的银膜75、碳膜76和下层塑膜74内面的银膜75、碳膜76构成,压触开关7处的中层塑膜73镂空,当有压力作用于压触开关7时,上层塑膜72内面的银膜75、碳膜76和下层塑膜74内面的银膜75、碳膜76接触而导通,十只压触开关71其中的一只接通,则压力传感器7就导通;当无压力作用于压触开关7时,上层塑膜72内面的银膜75、碳膜76和下层塑膜74内面的银膜75、碳膜76脱离接触而断开。另外,压触开关71不限于十只,压触开关71的数量依据实际需要和电加热垫1的面积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朗智亿成汽车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朗智亿成汽车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25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