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避雷针限压环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72539.8 | 申请日: | 2008-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226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发明(设计)人: | 于大军;赵扩;潘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金色中光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T19/04 | 分类号: | H01T19/04;H01T19/02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白冬冬 |
地址: | 130000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避雷针 限压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避雷装置的改进。
背景技术:
国产优化避雷针都是采用阻抗限流型避雷针,有效的抑制了直击雷接闪后的雷电波形的陡度、衰减了雷电波形的幅值,有效的减少直接雷接闪后在附近导体产生的强烈雷电电磁脉冲的影响。但是在设计过程中一直不能降低避雷针放电球在放电过程中产生的强大热效应、机械效应、电效应、冲击波等瞬间强大的能量飓爆,导致经常因放电球猛烈放电导致屏蔽球位置的地方发生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将原有避雷装置上增加一个泻电装置的避雷针限压环。
本实用新型包括屏蔽球、内部有阻抗链的套筒和套筒上端的玻璃钢帽,在屏蔽球上端安装有泻压环,并且泻压环通过连接片固定在玻璃钢帽上。
本实用新型在传统优化避雷针的基础上,开发出可以大大降低避雷针在放电过程中所产生的强大热效应、机械效应、电效应、冲击波能量的泻放的产品。在原始优化避雷针放电球外面屏蔽球下面开出一环形放气孔就可以大大减少避雷针的损坏率,降低售后服务频率,减少服务经费。经初步统计,生产的优化避雷针改进前的损坏率多达8‰,改进后的效果明显,小于2‰,经济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屏蔽球1、内部有阻抗链的套筒4和套筒4上端的玻璃钢帽5,在屏蔽球1上端安装有泻压环2,并且泻压环通过连接片3固定在玻璃钢帽5上。
屏蔽球1与泻压环2基本可以连接为一体,内部的空间通过泻压环2的底部与外界相通,也就是说当屏蔽球1内部的强大热效应、机械效应、电效应、冲击波能量可以通过泻压环2的下部释放到外面,不至于内部产生超量而损坏避雷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金色中光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吉林金色中光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25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