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面垃圾清理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72520.3 | 申请日: | 200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6270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晟;韩东;孟坤;樊成;吴桐;张玉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晓华;张玉新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邵铭康;朱世林 |
地址: | 130000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面 垃圾 清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保护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而人均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排第110位,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几乎有一半的城市缺水,而水资源的污染使形势更加严峻,保护水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国内大小湖泊.江河等水面垃圾污染愈发严重,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受到的威胁越来越大,2005年冬天,松花江大片的水资源受到污染,使下游的哈尔滨停水四天;2007年的5月29日太湖蓝藻全面爆发,太湖水美的歌谣一去不返,无锡城中家家水臭;同年7月2日至4日,江苏省沭阳县自来水停水44小时,而原因是来自上游的不明污染团。三峡蓄水以来,库区各区县打捞点从江面上捞出的垃圾数量惊人,4天时间捞起的漂浮物装了3000多条编织袋,每袋有30~40公斤。长江上的漂浮物屡捞不绝.令人头疼。
相关部门大多采取的是不定期人工打捞的办法,然而这种方法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周期长,往往是动用了很大的人力物力,效果却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低、水面垃圾清理效果好的水面垃圾清理机。
本实用新型由行走机构和作业机构组成,其机架17为行走机构和作业机构所共有,作业机构置机架17前部,并通过滑道3和转轴6固定在机架17上,行走机构固定于机架17后部。
行走机构由车架16、浮筒10、前轮(转向舵)12、后轮(螺旋桨)15和遮阳蓬8组成,车架16由自行车架改装而成,用螺栓铰接三点在机架17上;浮筒10固定于机架17两侧且对称分布;前轮12两侧由圆环形铁片封闭,并固定于车架16前部;后轮15辐条由叶片镶嵌其中,后轮15经轴承与车架16连接,并置于车架16后部;遮阳蓬8置于机架17上。
作业机构由曲柄滑块机构和杠杆增力机构组成,而曲柄滑块机构由曲柄4、滑块11、滑道3和衍生连杆2组成,曲柄4的一端通过键在连接点B与转轴6相连,与转轴6一起旋转;衍生连杆2由两根杆固接,夹角为150°;衍生连杆2的一端与滑块11铰接,滑块11可沿滑道3往复移动;衍生连杆2的前端由铰接副与斗1上的连接点A连接,翻斗销9固定于斗1后端,衍生连杆2的前端有限位装置。
杠杆增力机构由杠杆14.连接杆13.杆件7组成,杆件7上装有棘轮D,并与转轴6螺纹连接;杠杆14的中点通过铰接副与机架17连接,弹簧C与杠杆14中点铰接;杠杆14一端由铰接副与连接杆13铰接,另一端装有脚蹬踏板E;收集箱5固定于机架17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人脚的蹬踏力作用在杠杆14上的脚蹬踏板E处,使杠杆14摆动一定的角度,杠杆14的转动带动连接杆13运动,从而使杆件7旋转一定的角度;由于杆件7上的棘轮D与转轴6相连,当杆件7逆时针旋转时,带动转轴6旋转,所以当杠杆14往复摆动时,杆件7也往复运动,当杆件7逆时针转动时,带动转轴6一起转动,顺时针转动时转轴6不动,通过杆件7多次转动,带动转轴6间歇整轴旋转;转轴6与曲柄4通过键连接,从而带动了曲柄4的旋转;当曲柄4转动,带动衍生连杆2,其上滑块11再沿滑道3直线往复运动,使得衍生连杆2上的连接点A实现特定的轨迹。
在连接点A铰接斗1,衍生连杆2前端有限位机构,使斗1可在一定范围内转动;斗1通过A点运动完成前推、上升、翻转和回程四个过程,其中翻斗过程由翻斗销9撞击收集箱5的前沿实现,当斗1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斗1上的翻斗销9碰到收集箱5的前沿,从而实现斗1的翻转,将垃圾倒入收集箱5,随着斗1继续运动,由于自重而回位。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
1.清理水上垃圾效率高,;净化水源效果显著,有利于环境保护;
2.动力来自人力,劳动强度低对水没有二次污染;
3.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于实现和推广应用;
4.亦可作为水陆两用的娱乐、健身设施。
附图说明
图1为水面垃圾清理机的左视图
图2为水面垃圾清理机的俯视图
图3为水面垃圾清理机的三维图
图4为曲柄滑块六连杆机构的原理图
其中:1.斗2.衍生连杆3.滑道4.曲柄5.收集箱6.转轴7.杆件8.遮阳蓬9.翻斗销10.浮筒11.滑块12.前轮(转向舵)13.连接杆14.杠杆15.后轮(螺旋浆)16.车架17.机架A.连接点B.连接点C.弹簧D.棘轮E.脚蹬踏板
具体实施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晓华;张玉新,未经陈晓华;张玉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25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钱箱
- 下一篇:双层锁芯高性能防盗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