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应力球面锚具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72418.3 | 申请日: | 200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30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关长禄;吕得保;陶志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关长禄 |
主分类号: | E04G21/12 | 分类号: | E04G21/12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宏伟 |
地址: | 130033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应力 球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是对现有预应力锚固体系的改进,尤其涉及一种预应力球面锚具,适用于结构预应力锚固。
背景技术
现有后张法预应力锚固体系由锚板和锚垫板组成,结构预应力是通过锚板和锚垫板实现预应力锚固的,并通过锚板和锚垫板将预应力施加到结构上;为达到理想的受力状态,要求锚垫板和预应力方向垂直。但在实际施工中,必然存在施工偏差,很难保证锚垫板和预应力方向垂直。
在锚固体系中,螺母分为平面螺母和锥形螺母两种,锚垫板也相应地使用平面垫板和锥形垫板,锥形螺母通过锥体与锥形垫板的锥孔配合,便于预应力筋的正确对中。锥形斜面接触的初衷是将螺母上的张拉力成一定角度向四周分布,扩大接触面,扩散锚下混凝土的局部应力,但这种锥形斜面接触存在一个明显的缺点:锚固螺母、预应力粗钢筋、锚垫板三者安装精度要求相当高,否则造成放张时锚固螺母拧不到位。箱梁桥混凝土是分底板、腹板与顶板两次浇筑成型的,在施工中由于多种原因都有可能造成钢筋移动;另外张拉时,千斤顶安装也容易造成偏差,达不到理想的安装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预应力球面锚具,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预应力筋受力不均匀、易拉断、安装精度要求高、预应力损失大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预应力球面锚具,包括锚板、锚垫板,其特征在于:锚板与锚垫板接触面为球面配合接触。
所述的预应力球面锚具,锚板为一个球形螺母,球形螺母与一个球形面锚垫板通过球面配合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锚板与锚垫板采用球面配合接触改善了预应力筋和锚具的受力状态,避免应力集中,可减少施工偏差引起的不垂直度对预应力方向的影响,使预应力筋受力方向同其轴线一致,能有效改善预应力筋的受力状态,避免应力集中,降低安装精度要求、预应力损失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锚板、锚垫板总成结构示意图。
1夹片;2锚板;3锚垫板;4螺旋筋;5波纹管;6钢铰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夹片1、锚板2、锚垫板3、螺旋筋4、波纹管5、钢铰线6构成,钢铰线6由夹片1定位穿过锚板2钢铰线孔,螺旋筋4安装于锚垫板3的下部外圆表面外侧,波纹管5安装于钢铰线6与锚垫板3的下部内圆表面之间,锚板2与锚垫板3接触面球面配合接触。
在本专利实施例中,参见图2,锚板2制成球形螺母,锚垫板3的表面为球形面,球形螺母锚板2与球形配合面的锚垫板3通过球面配合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关长禄,未经关长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24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