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腔体微波高温连续焙烧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071943.3 | 申请日: | 2008-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18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 发明(设计)人: | 赵俊蔚;邢志军;郑晔;巩春龙;赵国惠;马金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黄金研究院;中国黄金集团公司技术中心 |
| 主分类号: | F27B7/14 | 分类号: | F27B7/14;F27B7/22;F27B7/32;F27B7/33;F27B7/34;F27B7/42 |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大珠 |
| 地址: | 130012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腔体 微波 高温 连续 焙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类,特别涉及一种双腔体微波高温连续焙烧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一般常用微波高温连续烧结设备,为了达到连续给料的目的,通常采用物料固定连续输送的方式,由于物料是相对固定不动的,在外部物料与周围环境进行热交换的同时,内部物料积聚的能量不能及时传导出来,因此,常常产生周边物料未烧好而中心物料烧结的现象,需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腔体微波高温连续焙烧装置,解决了常用高温连续烧结装置存在的焙烧不均匀及浪费能源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采用陶瓷管在微波设备腔体内转动的方式工作,物料从陶瓷管的一端给入,从另一端排出,陶瓷管的给料口高于排料口,与水平方向形成一定的倾斜角度,由于陶瓷管倾斜并且转动,带动物料在陶瓷管内上下滚动和向前运动,不断地混合物料,因此物料之间热量均衡,从而避免了焙烧不均匀的现象;双腔炉体内设有加热腔体及保温腔体,该两腔体相通,并固定在底盘上;安装在加热腔尾端的温控仪控制物料在加热腔出口端的温度加热到设定值,安装在保温腔中部的温控仪控保温腔的温度使物料保持恒温。通过调节陶瓷管倾角和陶瓷管的转速还可以控制物料的处理量及在双腔炉体的腔体内的停留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是将双腔炉体固定在底盘上,而底盘固定在高度可调支脚和高度固定支脚上,驱动装置安装在底盘上,驱动装置与钢管一端相连从而带动钢管转动,螺旋给料器穿过排气装置与钢管的一端相连来实现给入物料,钢管的另一端与陶瓷管连接进而带动陶瓷管转动,陶瓷管的另一端与通气排料装置连接;钢管与陶瓷管分别安装在托轮上,为防止驱动装置过热而安装冷却装置,为防止陶瓷管在倾斜时上下串动而安装止动装置,陶瓷管外部设有保温层;双腔炉体的加热腔体及保温腔体相连,并固定在底盘上,加热腔体及保温腔体内设有保温层和抑制器,加热腔体及保温腔体分别设有保温层与测温仪、微波源;陶瓷管置于该双腔炉体的加热腔体及保温腔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陶瓷管转动的方式实现物料的连续输送,且陶瓷管的倾角可调,因此焙烧均匀,物料的温度、处理量和在双腔炉体内停留时间也可控制;在双腔炉体设有加热腔体及保温腔体,其外壁又设有保温材料包裹,所以该装置可以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是双腔炉体A是由加热腔体18及保温腔体19组成,双腔炉体A固定在底盘2上,底盘2固定在高度可调支脚1和高度固定支脚17上,驱动装置7安装在底盘2上,驱动装置7与钢管6一端相连从而带动钢管6转动,螺旋给料器4穿过排气装置5与钢管6的一端相连来实现给入物料,钢管6的另一端与陶瓷管15连接进而带动陶瓷管15转动,陶瓷管15的另一端与通气排料装置16连接;钢管6与陶瓷管15分别安装在托轮3上,为防止驱动装置7过热而连接冷却装置8,为防止陶瓷管15在倾斜时上下串动而连接止动装置9,陶瓷管15外部设有保温层12;加热腔体18及保温腔体19分别固定在底盘2上,加热腔体18及保温腔体19内设有炉腔保温层11和抑制器10,加热腔体18及保温腔体19分别设有保温层11与温控仪13、微波源14;陶瓷管15置于该加热腔体18及保温腔体19内。
使用时,根据物料的处理量及在加热腔体18内的停留时间设定陶瓷管15倾角和陶瓷管15的转速,设定温度目标值。低功率开启微波炉,从螺旋给料器4的给料口加入物料,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加大功率,直到温度升至设定值为止。当温度高于设定值时,电路自动断开,磁控管停止微波辐射,温度开始下降;当温度低于设定值时,电路自动连通,磁控管工作,开始微波辐射,温度上升。物料通过螺旋给料器4连续不断地加入,在陶瓷管15内滚动并向前运动,进入保温腔19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时间后,从通气排料装置16的排料口排出,从而实现了连续加料和均匀焙烧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黄金研究院;中国黄金集团公司技术中心,未经长春黄金研究院;中国黄金集团公司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19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