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式自行车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71779.6 | 申请日: | 2008-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072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 发明(设计)人: | 林道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道彦 | 
| 主分类号: | B62M1/00 | 分类号: | B62M1/00 | 
| 代理公司: | 延边科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崔在吉 | 
| 地址: | 133000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式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不同骑法的新式自行车。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自行车一成形,零部件的位置不易改变,因此其功能有限,骑法比较单一,无法给骑者带来新鲜感,由其是方向杆和车座的位置为固定型,它给不同体格的骑者带来了诸多不便,很容易使人感到疲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为人们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任何人在任何姿势下骑车都能感到轻便、舒适、新鲜和乐趣的新式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新式自行车,它包括有前后轮、前叉、后叉、方向杆、车座、支撑杆、靠背,前叉与支撑杆之间由横杆相连,支撑杆的下端铰接有曲柄机构的横向杆和斜向杆,曲柄机构横向杆的一端固定在后轮轴上,另一端铰接有带脚蹬的链轮,曲柄机构的斜向杆与横杆和支撑杆的固接处连接有减震弹簧,横杆的后端上设有靠背座及靠背,其中所述的方向杆与前叉之间设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方向杆底部上设有的半圆形上齿轮,设在前叉上端内的槽体及设在上齿轮与槽体之间的T形固定体,所述的槽体至下而上依次设有纵截面分别为长方形、方形、半圆形的底槽、中槽、上槽,T形固定体下端位于中槽与底槽之间且与底槽底部之间设有弹簧,T形固定体上端位于中槽与上槽之间且其上端面设有的弧形齿口与方向杆下端的上齿轮齿口能够相互咬合,所述的方向杆底部上设有的半圆形上齿轮与前叉之间设有绕轴,所述的T形固定体两端上设有的移动杆在前叉上均设有移动口,所述的横杆上在前后轮对应的位置上设有折叠装置,设有旋转机构的车座铰接于支撑杆上端,支撑杆与车座的铰接处设有关节,设有靠背限制杆的靠背座的末端上铰接有靠背,所述的支撑杆下端为L形。
所述的折叠装置上设有外绕弹簧的固定销,固定销的上端设有拉环,下端设有凸起,所述的折叠装置的外框下端两侧设有凹槽和凹槽。
所述的旋转机构的一侧设有缠有弹簧的车座固定销,车座固定销的另一端设有固定片。
本实用新型能够灵活组合使用,可根据人的身体结构自行设计,当个子高的人骑自行车时,车座可调在高位置,方向杆提高;当个子矮的人骑自行车时,车座可调在低位置,方向杆降低,同时还可舒适地使用靠背,无论采取哪种姿势都能让人舒展腿部,使人感觉舒服。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简单,可以用不同姿势骑车,给不同体格的骑车人能够带来舒适感、新鲜感和乐趣,而且骑起来较为轻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机构的A向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装置的后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调节装置的侧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调节装置的正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道彦,未经林道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17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