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型傅里叶变换光谱仪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71669.X | 申请日: | 2008-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357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 发明(设计)人: | 梁静秋;孔延梅;梁中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N21/45 | 分类号: | G01N21/45 |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淑秋 |
| 地址: | 130012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傅里叶变换 光谱仪 | ||
1、一种微型傅里叶变换光谱仪,包括准直系统、分光系统和探测接收系统构成;所述的分光系统包括分束器及分束器两臂上的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其特征在于第一反射镜采用第一阶梯镜(5);第二反射镜反射的光线透过分束器到达探测接收系统,第一阶梯镜(5)反射的光线经分束器反射到达探测接收系统,由第二反射镜和第一阶梯镜(5)不同位置反射的光在探测接收系统面阵探测器的空间不同位置发生干涉形成干涉条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傅里叶变换光谱仪,其特征在于第二反射镜采用第二阶梯镜;第二阶梯镜(4)的阶梯周期d1为第一阶梯镜(5)的阶梯周期d2与第一阶梯镜(5)的阶梯数N的乘积;第二阶梯镜(4)反射的光线透过分束器到达探测接收系统,由第二阶梯镜(4)和第一阶梯镜(5)不同位置反射的光在探测接收系统面阵探测器的空间不同位置发生干涉形成干涉条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傅里叶变换光谱仪,其特征在于第一阶梯镜(5)的阶梯数等于第二阶梯镜(4)的阶梯数N。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傅里叶变换光谱仪,其特征在于第二阶梯镜(4)的距分束器(3)最近的反射面与分束器(3)上的A点之间的距离l1等于第一阶梯镜(5)的距分束器(3)最近的反射面与分束器(3)上的A点之间的距离l2;其中,A为第二阶梯镜(4)的距分束器(3)最近的反射面与第一阶梯镜(5)的距分束器(3)最近的反射面在分束器上投影的公共重叠区域内的一个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傅里叶变换光谱仪,其特征在于第一阶梯镜(5)的距分束器(3)最近的反射面与分束器(3)之间的距离l2、第二阶梯镜(4)的距分束器(3)最近的反射面与分束器(3)之间的距离l1,两者之差为最小干涉级次与最小探测波长的二分之一的乘积;其中,A为第二阶梯镜(4)的距分束器(3)最近的反射面与第一阶梯镜(5)的距分束器(3)最近的反射面在分束器上投影的公共重叠区域内的一个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傅里叶变换光谱仪,其特征在于第一阶梯镜(5)的距分束器(3)最近的反射面与分束器(3)之间的距离l2第二阶梯镜(4)的距分束器(3)最近的反射面与分束器(3)之间的距离l1,两者之差为最小干涉级次与最小探测波长的二分之一的乘积;其中,A为第二阶梯镜(4)的距分束器(3)最近的反射面与第一阶梯镜(5)的距分束器(3)最近的反射面在分束器上投影的公共重叠区域内的一个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166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流输入电源变换器节能老化装置
- 下一篇:带有九档可调机构的减震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