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合电控单体泵的等速凸轮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071481.5 | 申请日: | 2008-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95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 发明(设计)人: | 李骏;戈非;朱宏志;邢喜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M59/10 | 分类号: | F02M59/10 |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 薇 | 
| 地址: | 130011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适合 单体 等速 凸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合电控单体泵的等速凸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发动机排放法规要求的日益严格,发动机的燃烧有了很大的优化,其中,供油系统就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随着喷油压力和雾化程度的提高,供油系统的能力也相应提高,同时应兼顾成本问题。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的供油系统,既要做到成本低,又要满足发动机性能和排放法规。电控单体泵系统在中国市场上,是能够满足上述要求的几个较佳方案之一。
对于欧III及以上排放阶段,对供油系统的喷油压力要求会更高。目前,对于电控单体泵系统的喷射压力须大于1300bar,而压力提升一方面要改进单体泵的内部结构及参数,另一重要方面是凸轮型线的设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电控单体泵的等速凸轮,是在极短角度范围,提升供油速率,同时加大相同供油速率的角度,即等速段长度,控制电控单体泵的供油过程处于凸轮等速段范围内,来尽可能控制供油的稳定性;而且较高的供油速率可以取得满足欧III排放的高喷油压力。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适合电控单体泵的等速凸轮,由电控单体泵总成、柱塞、滚轮、凸轮轴组成;凸轮轴驱动滚轮,带动柱塞;其特征在于:等速凸轮连接在凸轮轴上,等速凸轮的一面为凹弧面,等速凸轮角度为20凸轮转角。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解决了国产电控单体泵油量散差大的问题,同时提高单体泵系统喷油能力,使其能满足欧III排放法规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等速凸轮外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等速凸轮升程、速率及加速度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适合电控单体泵的等速凸轮,由电控单体泵总成1、柱塞2、滚轮3、凸轮轴4组成;凸轮轴4驱动滚轮3,带动柱塞;其特征在于:等速凸轮5连接在凸轮轴4上,等速凸轮5的一面为凹弧面,等速凸轮5等速段的长度为20凸轮转角,速率为2.5m/s2。
工作时凸轮轴4驱动滚轮3,带动柱塞2上行压缩燃油后产生高压,而后高压燃油作用到喷油器实现喷射。因为电控单体泵具有可实现喷油正时柔性控制的优势,控制柱塞开始压缩燃油的时刻处于凸轮上升期的等速段中,兼顾发动机排放要求,在等速段内对供油提前角进行控制。由于等速凸轮5的等速段范围加大,即等速段的长度约20度凸轮转角,速率可达2.5m/s2,在发动机整个运转工况里,把供油起始和结束时刻都控制在凸轮等速段内。
如图2所示,是凸轮的实际外形,以及对应滚轮中心的迹线外形。
如图3所示,曲线中可以看到凸轮生程速率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14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