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感应加热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70814.2 | 申请日: | 200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471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高俊山;张蓓蓓;郭信生;吴水江;李正民;李国霞;李进轩;刘喜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科创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6/06 | 分类号: | H05B6/06;H02M7/5387;H02M1/32;H02H7/12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霍彦伟 |
地址: | 450000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应 加热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热处理行业中的感应加热设备,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节电效率高的新型高频感应加热设备。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行业中,透热成型、表面热处理和钎焊是应用十分广泛的生产工艺。早期传统工艺多采用氧乙炔焊、烧煤、烧油、烧气或电炉加热等手段。生产环境恶劣,环境污染严重以及工件氧化层厚和生产效率低的现象是这种工艺的不足之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电子管式中频感应加热装置的问世,较传统热处理工艺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由于设备体积庞大,能耗大效率低,操作维修安全性差以及低功率因数运行时对电网干扰严重等问题是制约这类感应加热技术发展和应用的主要原因。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随着国际经济技术一体化发展格局的形成,应用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出了空前的盛世,其显著的特征之一是电力电子器件与技术有了新的突破。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都曾使用双极型绝缘栅晶体管IGBT功率开关器件成功的开发出新型高频感应加热设备,与老设备相比较,这类新设备具有:能耗低、效率高、重量轻、体积小、操作维修安全方便,运行功率因数高,对电网干扰小,调功范围大,适应性强,信息技术与智能控制融为一体使控制保护电路简单可靠等优势。改革开放政策吸引了众多的外商把机械加工业转移到国内,并在一些地区正在形成支柱产业。为此,需要大量的高频感应加热设备,然而进口设备价格太高,国内少数企业生产的高频感应加热设备供不应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电效率高的新型感应加热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包括三相全桥整流电路,三相全桥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逆变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逆变电路的输出端与谐振回路相连接;所述的逆变电路与脉宽调制器相连接,脉宽调制器与驱动电路相连,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谐振回路中,输出变压器采用干式变压器。
上述的谐振回路为串联谐振回路。
上述的谐振回路为并联谐振回路。
上述的逆变电路包括全桥逆变电路。
上述的逆变电路包括半桥逆变电路。
上述的三相全桥整流电路与滤波电路相连接,滤波电路与调功电路相连,调功电路与逆变电路相连接。
上述的调功电路主要由大功率晶体管构成,其集电极与滤波电路的输出端相连,发射极与逆变电路的输入端相连;且在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设有二极管。
在三相全桥整流电路的输入端分别并联三个水泥电阻。
上述的逆变电路是由四个双极型绝缘栅晶体管构成,四个双极型绝缘栅晶体管均放置在装有水的水盒上,所述的水盒内设有至少一个传感器;且所述的水盒上涂有硅脂。
上述的脉宽调制器分别与过流保护电路、过热保护电路、欠水保护电路和过压保护电路相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在谐振回路中,输出变压器采用干式变压器,因而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可增加可靠性,使变压器输出功率得到大范围的提高,效率大大的提高。采用进口原装西门子双极型绝缘栅晶体管IGBT功率开关器件,以自适应控制和最优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方案,实现频率自动跟踪,使产品具有重量轻、体积小,价廉、安全、环保等特点,与老式感应加热方式相比较,节能效果十分显著。另外,本实用新型具有调功功能和阻抗变换设置,以适应不同工件,不同温度,不同功率的要求,并实现负载阻抗的最佳匹配;具有宽范围频率自动跟踪功能,在负载变化时确保逆变谐振回路始终工作在谐振状态,从而实现了运行功率因数高和对电网干扰小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过电压、过电流、过温度保护和缺水、缺相等保护功能与报警功能,同时,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对工件的加热、保温和冷却定时自动控制功能。此外,本实用新型为全自动型高频加热设备,可实现全自动,半自动及手动转换三个功能,并具有三个轻触式定时装置可完成定时加热,定时保温,定时冷却功能,并能实现全自动循环。满足了生产自动化的要求,提高了企业生产自动化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的原理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电路图的一部分;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电路图的另一部分;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电路图的最后一部分;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2的电路原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3的电路原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4的电路原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5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科创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郑州科创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08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焦透镜和图像捕获器件
- 下一篇:光积分柱模块的调整机构及光学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