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母液蒸发溶液自蒸发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70208.0 | 申请日: | 200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144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发明(设计)人: | 时敏江;赵续续;贺长运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未来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00 | 分类号: | B01D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建芳 |
地址: | 454171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母液 蒸发 溶液 蒸发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母液蒸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母液蒸发溶液自蒸发器外形结构如图1所示,自蒸发器本体1顶端设有可供二次气或不凝气排出的出气口2,在自蒸发器本体1的中部设有进水口3,自蒸发器本体1的底部设有放料口4,自蒸发器本体1上还设有进、出料口5、6,进料口5的位置高于出料口6。该自蒸发器1在生产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缺点如下:①溶液到达各级溶液自蒸发器时已经被前面各级蒸发器蒸得很浓,其中的碳碱浓度也很浓,它们很容易依托溶液自蒸发器壁或者其中的杂质沉淀下来,落在溶液自蒸发器的底部,从而形成碳碱结疤,影响传热和溶液的流动,减少溶液自蒸发器的实际容积,影响蒸发效率。②溶液自蒸发器底部过多的碳碱沉淀存在会堵塞夹层,堵塞其中的过料溶液管,使溶液自蒸发器的作用彻底失去,甚至造成不过料。③碳碱结疤需要停车后靠人工清理,或者反复加水煮溶液自蒸发器,清理时间长,清理效果不好,并且加水煮溶碳碱又会使大量的水进入母液蒸发流程,需要重新蒸出来,并且处理出来的碳碱又从母液蒸发系统的进料口重新进入母液蒸发过程。给整个母液蒸发系统增加了很大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对容器内的碳碱加热融化、以减少碳碱在容器内沉积的母液蒸发溶液自蒸发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母液蒸发溶液自蒸发器,包括自蒸发器本体,自蒸发器本体顶端设有供二次气或不凝气排出的出气口,在自蒸发器本体的中部设有进水口,自蒸发器本体的底部设有放料口,自蒸发器本体上还设有进、出料口,进料口的位置高于出料口,所述自蒸发器本体的底部安装有与自蒸发器本体的内部连通的底部加热蒸汽管。
本实用新型由于自蒸发器本体的底部设有底部加热蒸汽管,通过该蒸汽管可对溶液自蒸发器本体内部间断提高温度,从而使结疤、沉积或者欲沉积的碳碱因为温度升高而溶化,避免其沉淀,并可以把因局部加热而溶化的碳碱浓度较高的母液通过放料口放出,通过污水泵打入排盐沉降槽。另外,通过蒸汽管对溶液自蒸发器连续提高温度,可使溶液在溶液自蒸发器处的温度略微抬升,可以使经过溶液自蒸发器的溶液暂时不沉淀,坚持到排盐沉降槽后再降温析出;从而减少了生产因为碳碱在溶液自蒸发器处的析出而造成的停车,可缩短了溶液自蒸发器的检修时间,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另外碳碱经过加热后进入排盐沉降槽,而后析出,不再影像流程,而且避免了过多的水进入流程,降低了母液蒸发的负担。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母液蒸发溶液自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母液蒸发溶液自蒸发器包括自蒸发器本体11,自蒸发器本体11顶端设有可供二次气或不凝气排出的出气口12,在自蒸发器本体11的中部设有进水口13,自蒸发器本体11的底部设有放料口14,自蒸发器本体11上还设有进、出料口15、16,进料口15的位置高于出料口16。本实用新型的创新之处在于:在自蒸发器本体11的底部增加了一个与自蒸发器本体11的内部连通的底部加热蒸汽管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未来铝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未来铝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02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设置有锥形导流体的除尘脱硫塔
- 下一篇:一种桥式起重机钢轨维修安全带固定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