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机抬吊专用吊具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70087.X | 申请日: | 200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007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广伟;王明远;谢峰林;王永梅;李晓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国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0 | 分类号: | B66C1/1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白毅明 |
地址: | 450047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机 专用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起重用吊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双机抬吊专用吊具。
二、背景技术:
在工厂建设和桥梁建筑施工过程中,当设备或构件重量过重、单台吊车起重能力不足时,往往使用双机抬吊。尤其在塔类、主承重梁设备的吊装就位过程中,双机抬吊是经常被采用且十分重要的吊装方法。它是以两台吊机作为吊装的主吊机,通过对设备吊装重量在两台吊机之间的合理分配,使两台吊机所承受的重量分别在各自吊装允许的性能范围内,从而共同完成设备的吊装作业。双机抬吊时如果两台吊机的吊装能力不同,需要合理分配荷载以分别满足两台吊机各自吊装性能的要求,以将吊装设备的重量在两吊机之间进行合理分配和平衡,此时应使用专用的吊具。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在设备吊装就位时根据吊车载重现场制作比较麻烦,浪费材料,且不具有通用性,造成原材料、人力浪费。目前市场上还没有通用的双机抬吊专用吊具出现。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的双机抬吊专用吊具,载荷分配由转换轴位置决定,转换轴保证在起吊不平衡时,保持吊索受力均衡,具有通用性,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双机抬吊专用吊具,含有吊梁,在吊梁的上部两端铰接有吊环,在所述吊梁的下部至少设有一个枢轴安装孔,通过枢轴铰接连接一吊挂转接件,所述吊挂转接件下部设有与起吊物连接固定机构。
所述的双机抬吊专用吊具,吊梁近似为钝角三角形,吊梁的下部钝角处设有一个枢轴安装孔。
所述的双机抬吊专用吊具,吊梁近似为等腰梯形,在等腰梯形吊梁的下底依次设有二个、三个、四个或五个通过顶端缺口相互连通的枢轴安装孔,每个枢轴安装孔相对吊梁上部两端的吊环枢轴重垂线绝对距离不同。
所述的双机抬吊专用吊具,吊挂转接件为通过枢轴一体对称连接于吊梁两侧的两个等腰三角形体,两个等腰三角形体的顶角通过枢轴与吊梁连接,两个等腰三角形体的两个相对底角内侧设置与起吊物连接固定机构。
所述的双机抬吊专用吊具,吊挂转接件为通过枢轴一体对称连接于吊梁两侧的两块受力板,两块受力板顶部与吊梁连接,两块受力板下部之间设置与起吊物连接固定机构。
所述的双机抬吊专用吊具,为了满足吊梁结构强度,可以在吊梁和/或吊挂转接件上设有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双机抬吊专用吊具制作简单,造价低廉,可以实现不同吊机载荷分配,使用方便,具有通用性,适用范围广。通过枢轴与吊梁连接的吊挂转接件保证了在起吊不平衡时,保持吊索受力均衡。
2、本实用新型双机抬吊专用吊具在吊梁和吊挂转接件上设有加强筋,保障了吊梁强度和吊具侧向稳定性。
四、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双机抬吊专用吊具结构之一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双机抬吊专用吊具结构之二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双机抬吊专用吊具结构之三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见图1,本实施例双机抬吊专用吊具,含有近似为等腰梯形的吊梁1,在吊梁1的上部两端铰接有吊环2,在吊梁1的下部设有四个枢轴安装孔4,四个枢轴安装孔4通过其顶端缺口5相互连通,其中一个枢轴安装孔内通过枢轴连接吊挂转接件3,吊挂转接件3可以移动安放到任何一个枢轴安装孔内,吊挂转接件3下部设有与起吊物连接固定机构。所述的每个枢轴安装孔相对吊梁1上部两端的两个吊环2的枢轴重垂线绝对距离不同,具体使用时可以根据不同的吊机组合分配不同的荷载,载荷分配计算方法根据下式计算:
RA=G×L2/L,RB=G×L1/L
式中RA为一侧吊点载荷,RB为另一侧吊点载荷,G为构件重量,L为吊梁两侧吊环之间的水平距离,L1、L2分别为吊挂转接件的枢轴位置到吊梁两侧吊环的垂线距离。本实施例吊挂转接件3为通过枢轴一体对称连接于吊梁1两侧的两个等腰三角形体,两个等腰三角形体的顶角通过枢轴与吊梁1连接,两个等腰三角形体的两个相对底角内侧分别设置与起吊物连接固定机构。为了提高吊具强度及其侧向稳定性,在吊梁1和吊挂转接件3上设有加强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国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国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00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SF6气体密度继电器表接头
- 下一篇:改进的空气雾化加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