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斜向混凝土振捣引导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69953.3 | 申请日: | 200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03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郝卫增;佘如春;常佩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红旗渠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E04G21/06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大通;高为宝 |
地址: | 450003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引导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浇筑用器具,特别涉及一种斜向混凝土振捣引导器。
(二)、背景技术:
建筑行业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使用的混凝土在搅拌后,内部含有大量气体,因此,需用振动的方式提高混凝土的流动行能,使内部的气体释放排除,达到密实混凝土构件、增加强度的目的,振捣棒就是在施工中常用的振实工具;然而,当浇筑斜向混凝土构件时,由于振捣棒的自重下垂,常会碰触到混凝土构件内的钢筋和模板,造成钢筋移位和模板松动,影响混凝土浇筑的工程质量。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成本低的斜向混凝土振捣引导器,它能减轻振捣棒对钢筋和模板的破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斜向混凝土振捣引导器,含有管状引导器体,在管状引导器体的中部设有一定长度的开口。
管状引导器体的外径小于混凝土构件内钢筋间的宽度,开口的宽度为管状引导器体外径的0.8~1倍,开口的长度为管状引导器体长度的1/4~3/4。
管状引导器体为圆形管,或为椭圆形管,或为波纹管,或为螺纹管。
管状引导器体的材质为塑料管,或为橡胶管,或为塑料钢丝加强管,或为橡胶钢丝加强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在混凝土浇筑时,先将本实用新型插至浇捣位置,然后向模板内浇筑混凝土,最后将振捣棒沿本实用新型插入混凝土内进行振捣,由于有本实用新型托着振捣棒,振捣棒不会碰触到混凝土构件内的钢筋和模板,保证了钢筋不会移位、模板不会松动,从而保证了斜向混凝土构件的浇筑质量。
2、本实用新型在管状引导器体的中部开有一定长度的开口,因此,其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使用方便。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斜向混凝土振捣引导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图1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斜向混凝土振捣引导器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斜向混凝土振捣引导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为图4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6为斜向混凝土振捣引导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7为图6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见图1~3,图中,斜向混凝土振捣引导器含有管状引导器体1,在管状引导器体的中部设有开口2。
管状引导器体1的外径小于混凝土构件内钢筋间的宽度,开口2的宽度等于管状引导器体外径的长度,开口2的长度为管状引导器体1长度的0.6倍。
管状引导器体1为圆形橡胶管。
在混凝土浇筑时,先将斜向混凝土振捣引导器插至浇捣位置,然后向模板内浇筑混凝土,最后将振捣棒3从开口2处沿斜向混凝土振捣引导器插入混凝土内进行振捣,由于有斜向混凝土振捣引导器托着振捣棒3,振捣棒3不会碰触到混凝土构件内的钢筋和模板,保证了钢筋不会移位、模板不会松动,从而保证了斜向混凝土构件的浇筑质量。
实施例二:参见图4~5,图中编号与实施例一相同的,代表的意义相同,其工作过程也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之处是:管状引导器体1为塑料波纹管。
实施例三:参见图6~7,图中编号与实施例一相同的,代表的意义相同,其工作过程也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之处是:管状引导器体1为橡胶螺纹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红旗渠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红旗渠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99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尿素熔融槽尾气回收装置
- 下一篇:钳式车轮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