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隧道瓦斯驱散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069598.X | 申请日: | 2008-03-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01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 发明(设计)人: | 罗占夫;杨立新;陆茂成;高山;赵军喜;尹龙;肖元平;刘晓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F7/00 | 分类号: | E21F7/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中民 |
| 地址: | 471009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瓦斯 驱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瓦斯隧道和地下工程通风技术,主要提出一种隧道瓦斯驱散器。
背景技术
在隧道和地下工程施工,通过煤系地层会产生瓦斯。瓦斯无色,无臭,无味,对空气比重为0.544,比空气轻,易于聚集在局部部位。瓦斯的重要的特性是会燃烧和爆炸,一定浓度的瓦斯遇到一定温度的火源就能引起燃烧或爆炸,发生灾难性事故。因此在隧道施工中通风防瓦斯工作十分重要,由于瓦斯易于聚集在隧道顶部超挖严重区域,通风风流难于稀释,易于形成瓦斯积聚,而引起爆炸。且从成本和效益角度考虑不可能局限在局部部位设置通风机,所以需要局部驱散瓦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隧道瓦斯驱散器,满足局部驱散瓦斯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完成其发明任务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其本体为一金属管,金属管的前端、后端均为敞口结构,金属管的后部上方具有环形腔且环形腔具有与高压气体连通的高压气体入口,金属管后部与环形腔相对应的管壁上具有多排沿圆周分布的多个喷孔且喷孔倾斜开置,金属管的后段为等径结构,构成混合腔室,金属管的中前段为由后向前的渐扩径结构,构成扩射腔室。
本实用新型瓦斯驱散器的工作过程为:将瓦斯驱散器环形腔的高压气体入口与高压风管相连接,高压气体通过入口进入环形腔,再通过喷孔进入混合室,抽动后方空气进入混合腔室,在混合腔室内两股气流混合后经扩射腔室喷出,带动前方空气急速流动形成一股强风,从而达到驱散瓦斯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与隧道施工高压风管相连接,操作方便,易于安装且效果很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2、高压气体入口,3、环形腔,4、混合腔室,5、扩射腔室,6、喷孔。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加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隧道瓦斯驱散器,其本体为一金属管,金属管的前端、后端均为敞口结构,金属管的后部上方具有环形腔3且环形腔具有用以与高压气体连通的高压气体入口2,金属管后部与环形腔3相对应的管壁上具有多排沿圆周分布的多个喷孔6且喷孔倾斜开置,金属管的后段为等径结构,构成混合腔室4,金属管的中前段为由后向前的渐扩径结构,构成扩射腔室(5)。环形腔3与金属管为一体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95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