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红外光源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69512.3 | 申请日: | 2008-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70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任红军;张永怀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汉威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K1/32 | 分类号: | H01K1/32;H01K1/38;H01K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晶晶;臧建明 |
地址: | 450001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光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红外光学系统的光源,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可发出2~15微米的特种广谱红外光源。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红外光源只是普通的发光体结构,没有反光镜,所发出的红外光没有规律,不聚集;而且,公知的红外光源基本上不封装,即直接与被测气体接触,这使得红外光源的寿命大大减小,当被测气体含有易燃成分时,还会带来安全隐患;并且,现有红外光源红外光波长范围很窄,基本在5微米以下,不能满足一些长波气体分析的需要;因此,要想满足大多数气体分析仪器的使用,现有的红外光源是不能完全适应的。
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以陶瓷材料为主体的、发射光谱长、稳定性好、结构紧凑、寿命长的红外光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红外光源,包括衬座,设置于衬座上的管脚,及设置于管脚一端的红外发光体,所述红外光源还包括陶瓷主体和BaF2窗口,所述陶瓷主体的上部是凹槽,所述陶瓷主体的下部是连通凹槽的管脚通道,所述凹槽的内表面是反光面,所述管脚通道下部安装所述衬座,所述红外发光体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BaF2窗口设置于所述陶瓷主体顶部,所述BaF2窗口与所述凹槽构成密闭腔体,所述密闭腔体内封装有惰性气体。
所述反光面具有抛物面型表面,所述红外发光体设置于所述抛物面的焦点。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性,具体的说,有以下优点:
1、该红外光源应用了陶瓷材料作为光源主体,使得发光体激发的离子不会透过外壳传递到光源外部,陶瓷材料具有很好的绝缘效果,化学性质稳定,允许更强的电弧温度,保证了内部发光体不受损坏;
2、该红外光源具有特殊的抛物线型反光面,并将发光体置于抛物线焦点,根据抛物线光学原理,通过焦点的红外光线经反射后呈平行线向外发射,因此,更有效的聚集了红外光线,增强了光强;
3、该红外光源的发光体不再暴露在被测气体或空气中,而是根据不同情况,使用不同惰性气体进行封装,因而,发光体不会因腐蚀而发生衰减,进而延长了光源寿命;
4、该红外光源的前端设有BaF2窗口,根据BaF2的特性,可透过0.15~11.5微米的红外光线,并可根据使用者需要更换窗口,以便得到所需要的波长,从而解除了红外分析仪器因光源光谱狭窄所受到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红外光源,包括衬座6,设置于衬座6上的管脚5,设置于管脚5一端的红外发光体3,陶瓷主体2和BaF2窗口1;
所述陶瓷主体2的上部是一凹槽,所述陶瓷主体2的下部是连通所述凹槽的管脚通道,所述凹槽的内表面4是一反光面,所述反光面具有抛物面型表面;
所述管脚通道下部密封安装所述衬座6,所述红外发光体3设置于所述凹槽内,并且,所述红外发光体3设置于所述抛物面的焦点;该设计主要是便于聚集所述红外发光体3发射的红外光线并使之平行射出,以使光源射出较强光强的光线;
所述BaF2窗口1设置于所述陶瓷主体2顶部以便于密封所述凹槽;
所述BaF2窗口1与所述凹槽构成密闭腔体,所述密闭腔体内封装有惰性气体。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汉威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汉威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95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