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石油烃类原料催化转化反应-再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69413.5 | 申请日: | 2008-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19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石宝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宝珍 |
主分类号: | C10G11/00 | 分类号: | C10G11/00;C10G55/06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田小伍 |
地址: | 471003河南省洛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油 原料 催化 转化 反应 再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烃类原料催化转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多产低碳烯烃和芳烃的石油烃类原料催化转化反应-再生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石油烃类原料(包括常压重油,减压榨油,减压蜡油,焦化蜡油,汽油等)催化转化反应-再生装置几乎都采用提升管反应器,反应原料油在提升管反应器中催化转化形成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等产品。
催化裂化柴油(催化柴油)具有芳烃含量高、十六烷值低的特点,必须通过改质才可用作柴油调合组分,中国专利CN1405275和CN1552810公开了两种催化柴油精制工艺,但催化柴油改质成本较高,因此可考虑根据催化柴油的组成特点进行深加工,合理利用催化柴油。催化裂化汽油(催化汽油)烯烃体积分数高达45%~60%,呈现高烯烃含量和低芳烃含量的特征,与国家的新标准还有较大差距。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在强调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炼油化工产业面临产品质量升级和实现清洁生产的巨大压力,催化汽油加氢脱硫技术能有效降低催化裂化汽油中的硫及烯烃含量,但由于烯烃饱和过程普遍存在着辛烷值降低的问题,尤其是国内成品汽油以催化汽油为主,汽油的辛烷值并不高。将催化柴油、催化汽油、石脑油、粗芳烃与再生催化剂在提升管下部接触,在比原料油苛刻度更高的条件下操作,采用较高的温度和剂油比,通过裂化转化为低分子烯烃和富含芳烃的馏分,可以实现催化柴油、催化汽油增值。
常规提升管催化转化方法使回炼油、油浆进入原料油提升管反应器反应,回炼油、油浆比新鲜原料油易于气化和被催化剂吸附,很快使催化剂活性中心失活,影响了其他馏分的裂化;而汽油和柴油反应生焦很少,反应过的催化剂仍有较高的活性,可以用于催化原料油、回炼油、油浆反应,而且由于汽油反应后的催化剂的温度已明显降低,可以减少回炼油、油浆等循环油的副反应。
现有催化转化技术只是在生产汽油、柴油的同时副产低碳烯烃,远不能满足当前市场对有机化工原料的需求。以乙烯、丙烯为代表的低碳烯烃是化学工业的最基本原料,国内外多以天然气或轻质石油馏分为原料,采用乙烯联合装置中蒸汽裂解工艺生产低碳烯烃,全球每年由乙烷和其他低碳烷烃经裂解制得的烯烃量约达1.36亿吨。这种生产烯烃的裂解工艺耗能高、污染大。据有关统计,由这种传统制烯烃的高温裂解工艺所产生的氮氧化合物及未燃烧的碳烃排放物,占到全球化工厂排放污染总量的三分之一。目前,世界上低碳烯烃生产的主要原料为石油烃类,其中石脑油占大部分,还有烷烃、加氢柴油、部分重质油等等,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低碳烯烃的需求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因此,业界一直致力于寻找污染更轻、耗能更少生产烯烃的方法。CN1102431、CN101029250、CN1043520、US6,538,169和US6,566,293等专利分别从工艺方法、装置结构和催化剂等方面公布了低碳烯烃的烃类催化转化方法,是解决资源短缺、降低成本生产低碳烯烃的新方向。
芳烃是产量和规模仅次于乙烯和丙烯的重要有机化工原料,其衍生物广泛用于生产化纤、塑料和橡胶等化工产品和精细化学品。随着石油化工及纺织工业的不断发展,世界上对芳烃的需求量不断增长。芳烃的主要来源是从催化重整、催化汽油和炼焦副产品中分离得到。利用芳构化技术既可将轻烃在催化剂作用下,通过裂解、脱氢、齐聚、氢转移、环化以及异构化等复杂反应过程转化为芳烃,又可有效地降低催化汽油中的烯烃含量,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减少,将丰富廉价的轻烃类资源,转变为高附加值的苯、甲苯、二甲苯的研究已成为当今重要的研究课题和热点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宝珍,未经石宝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94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肠造口术后观察治疗罩
- 下一篇:石材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