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泪道支撑物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69247.9 | 申请日: | 200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54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李进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进凯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A61L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1150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泪道 支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眼科全泪道支撑物。
背景技术
临床上的溢泪症,是引流泪液的通道——泪道阻塞引起的,其治疗方法有:泪道冲洗,泪道激光疏通泪道,泪道置管泪囊鼻腔吻合术等。现行临床上的泪道阻塞用泪道激光疏通有热损伤,对鼻泪管阻塞效果差,阻塞易复发,设备笨重,价格昂贵。泪道置管泪囊鼻腔吻合术只能治疗泪小管阻塞,且出血多,留疤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行泪道损伤、阻塞医疗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泪道支撑物,支撑损伤、阻塞疏通后的泪道,使粘膜透气和药物渗入泪道,康复后不易复发,费用低,利于各类医院和社区、农村卫生所对泪道损伤、阻塞医疗技术的普及应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硅胶制作成圆管状泪小管支撑物、泪囊支撑物、泪鼻管支撑物于一体,泪小管支撑物与泪囊支撑物、泪鼻管支撑物呈90°,泪囊支撑物和泪鼻管支撑物管壁结合处外侧设两个嵌顿爪,管壁上开有渗药透气孔,最后两个渗药透气孔对称穿有下牵引线。泪囊支撑物内置牵引轴,上牵引线拉牵引轴,在泪小管支撑物口外端二线头合并打结与泪小管支撑物外口粘连在一起。在用于治疗损伤泪道所使用的支撑物中,泪囊支撑物、泪鼻管支撑物部分的管内加有弹簧,防止损伤泪道在愈合过程中挤压支撑物。患者麻醉后,医生把拉线穿入泪道探针,从泪小点进入,通过泪道引出鼻腔,拉线连接上牵引线,拉支撑物缓缓进入泪道,待泪道康复定型后,下牵引线把支撑物从泪道中拉出来,完成泪道治疗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支撑泪道,便于向泪道注射药物,康复后不易复发,费用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平面图。
图2是图1实施例剖面图。
图中1.泪小管支撑物、2.泪囊支撑物、3.泪鼻管支撑物,4.牵引轴,5.上牵引线,6.嵌顿爪,7.渗药透气孔,8.下牵引线。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2中,用硅胶制作成圆管状泪小管支撑物(1)、泪囊支撑物(2)、泪鼻管支撑物(3)于一体,泪小管支撑物(1)与泪囊支撑物(2)、泪鼻管支撑物(3)呈90°,泪囊支撑物(2)和泪鼻管支撑物(3)管壁结合处外侧设两个嵌顿爪(6),管壁上开有渗药透气孔(7),最后两个渗药透气孔(7)对称穿有下牵引线(8),泪囊支撑物(2)内置牵引轴(4),上牵引线(5)拉牵引轴(4),在泪小管支撑物(1)口外端二线头合并打结与泪小管支撑物(1)外口粘连在一起。在用于治疗损伤泪道所使用的支撑物中,泪囊支撑物、泪鼻管支撑物部分的管内加有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进凯,未经李进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92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