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宽型面金刚石砂轮成型放电修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68921.1 | 申请日: | 2008-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71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发明(设计)人: | 曾凡月;王爱珍;王战;杨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4B53/12 | 分类号: | B24B53/1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霍彦伟 |
地址: | 450013***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宽型面 金刚石砂轮 成型 放电 修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对宽型面金刚石进行成型加工时的放电修整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放电加工机床采用电火花放电加工原理,对金刚石砂轮进行成型加工,可以加工各种复杂轮廓曲线外圆,可以加工的砂轮直径是100-400mm,宽度5-50mm,但无法满足、型面宽度≥50mm或直径≤100mm金刚石砂轮的成型加工要求。而且,电极不能绕Z轴旋转,无法加工大角度、大斜面的工件。并且,其电极修整刀架安装在机床后面,修整时操作人员需到机床后面去操作,降低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50mm宽型面金刚石砂轮的成型加工问题,同时又能满足直径≤100mm小工件的成型加工及工件斜面的加工要求,并进一步提高电极修整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源及床身,在床身上设有电极轴部件和修整刀架,电极轴部件包括石墨电极,石墨电极通过电极法兰与主轴箱连接;电极法兰与轴套之间设有绝缘板,绝缘板中设有绝缘材料;主轴箱与石墨电极驱动电机连接,主轴箱和石墨电极驱动电机通过连接板与床身连接,在电极法兰的一侧设有电刷,所述的修整刀架设置在机床尾座上,所述石墨电极的规格采用:外径¢100~¢350mm,厚度20~150mm。
石墨电极的规格采用¢350mm×150mm×¢65mm。
石墨电极为双面凹形结构。
绝缘材料为环氧树脂和白刚玉的混合物。
轴套与轴的连接采用锥面配合。
主轴箱采用静压轴瓦结构。
石墨电极驱动电机采用无级调速电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由于石墨电极采用新型规格,使其能够完成对宽型面金刚石砂轮的成型加工。将石墨电极设计成双面凹结构,可以减小主轴载荷。轴套与轴的连接采用锥面配合,较好的保证了重复定位的精度。主轴箱采用静压轴瓦结构,保证了主轴回转精度,同时减小了回转噪音。石墨电极驱动电机采用无级调速电机,满足了电极放电加工和电极成形车削加工不同速度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极法兰和接电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极旋转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向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源及床身,在床身上设有电极轴部件和修整刀架16。电源部件包括V-M03管脉冲电源、步进电机驱动装置、主振级和控制电路,输出波形为矩形波。床身为一台工具磨床,主要是利用其床身架、进给系统和液压系统。
电极轴部件包括石墨电极6,为了减小主轴载荷,石墨电极为双面凹结构,即在石墨电极的两侧设有减重槽11。石墨电极6通过电极法兰2与主轴箱15连接,电极法兰2与轴套4之间设有绝缘板3。绝缘板3中设有绝缘材料,绝缘材料为环氧树脂和白刚玉的混合物,也可以为胶木板,还可以为塑料等绝缘材料。绝缘板3通过热压成型,从而保证了石墨电极和主轴箱的绝缘。
主轴箱15与石墨电极驱动电机14连接,主轴箱15和石墨电极驱动电机14通过连接板13与床身连接,为满足修整大角度大斜面金刚石砂轮的要求,电极可随Z轴做180°的回转。
在电极法兰2的一侧设有电刷1,起导电作用,电刷1与导电环5相连。在电极法兰2的另一侧,设有电极端盖10,电极端盖10通过螺栓7、垫圈8和弹簧垫圈9固定在电极法兰2上。
石墨电极6的规格采用:外径¢100~¢350mm,厚度20~150mm。其优选方案采用¢350mm×150mm×¢65mm,从而满足了宽度≥50mm,直径≤100mm的金刚石砂轮的修整工艺要求。此外,外径还可以采用¢100mm、¢200mm、¢300mm等值,厚度还可以采用20mm、60mm、120mm等值,内孔可以选用¢50、¢100等任意值,
为了保证较好的重复定位精度,轴套4与轴的连接采用锥面配合。主轴箱15采用静压轴瓦结构,保证了主轴回转精度,同时又减小了回转噪音。石墨电极驱动电机14采用无级调速电机,满足了电极放电加工和电极成型车削加工不同速度的要求。
如图2、图3所示,修整刀架16设置在机床尾座上,利用机床本身的进给机构可做X、Y向运动,以达到修整要求。修整刀架16上装夹成形车刀的定位基准面B、C面要求:B面⊥X轴,C面⊥Z轴。通过12、17数显光栅尺来控制修正进给量,或重新修整时找零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未经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89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